擔憂
紙上談兵實施困難
學校設立這道異常嚴格的“禁令”,初衷是為了加強對教師師德的管理,推動形成一種正常、健康的師生關系,并在不合理的交際關系之間建立一道防火墻。但是,這條“禁令”真的能起作用嗎,“禁令”內容又合情合理嗎?
首先,如果學生請教師玩樂的目的真是為了與之拉近關系從而牟取私利的話,那么他完全可以有多種辦法來規避“禁區”。比如不吃飯、唱歌,那么可以一起組織郊游、運動等。這一具有特定范圍的禁令往往就會如同禁止官員吃燕鮑翅之規定有著類似的情況。到時候,難道學校得一直不斷地完善禁令內容?另外,學校能有什么方法確保禁令得以實行呢?莫不是要廣泛地建立小眼線、小探子來打小報告和揭發?顯然,“禁令”的實施仍然是缺乏手段的。
其次,師生間建立學業以外的正常感情并無不妥。早些年讀大學時,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不管是上課教師還是輔導員都與自己的距離非常遙遠、鮮有交流,甚至四年下來一些老師都完全不認識自己,這種現象其實是非常不正常的。所以現在的大學生有這種想與教師拉近距離、加強溝通的理念,我們應該要鼓勵而不是禁止。
對大學生來說,在學校期間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影響深遠的隱性課程就是培養自己的社會性和社會交往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與同學的交往能力,同時更應包括與教師、輔導員等非同級、同輩人士的交往。這就需要學生在大學里開始培養這種交往意識和能力。否則,踏入職場后他們就會非常難適應、難融入新的環境。
所以,“師生禁令”可能最終只會成為無法落實而又缺乏實際震懾作用的紙上談兵。與其如此,倒不如沒有這項規定。
金真
-三言兩語
●可以一起吃個飯啥的,酒店這詞有歧義,去純粹的飯館可以,KTV、夜總會還是不去的好,那地方的貓膩還需要說嗎?
——李治
●要表心意,一條節日短信也可以。
——劉曉冉
●不良校園風氣不是只要禁止KTV之約就能清除的,也不是簡單出臺幾條禁令就萬事大吉的,相反,防范潛規則滋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與風氣,需要多管齊下,當作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情認真對待。
——丁洪峰
●如果僅僅是禁止老師和學生一塊吃飯一塊唱歌,那么老師還能和學生一起旅游一起逛街等,師生之間的交往,如何可以完全禁絕?
——謝杰
●學生愛打擦邊球,不愛練真功夫,這種禁止有什么用呢,好吃愛喝的老師該怎么著還是怎么著,不吃不喝學生的老師即使KTV免費都不陪學生散散心,這禁令,沒事都變成有事了。
——趙青青
●其實,分別進去,也是一招。表面文章而已。
——張洪
●又一個腦殘的規定!
——錢佳
●這個規定好!
——方家萍
●雖然聽起來很怪,但也許對一些學生是好事。至少對我如此。導師愛K歌,因此經常被迫“認真”聽他唱歌,次次如此。如果他這個愛好被剝奪,難以想象他將多么痛不欲生。
——張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