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一再證明,越是宏觀環境復雜,越是經濟發展遇到難處,越要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穩增長、控通脹、調結構,哪一樣離得開農業、農村、農民?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農業有好收成,農民有好收入,農村有好局面,經濟社會發展才有底氣、有基礎,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整盤棋才能活起來。
做好明年農業農村工作,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興水利強基礎,狠抓生產保供給,力促增收惠民生,著眼統籌添活力,突出重點,瞄準難點,力爭在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
大興水利強基礎,就是要針對水旱災害頻發、水利建設滯后的瓶頸制約,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規模開展建設,大力度推進改革。當前更要突出農田水利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著力夯實水利這個最重要的基礎,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
狠抓生產保供給,就是要針對農產品總體供給偏緊、部分品種短缺的緊迫問題,毫不放松糧食生產,落實扶持政策,強化領導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加強科技支撐,搞好高產創建,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努力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
力促增收惠民生,就是要針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擴大的嚴峻局面,努力開辟就業門路,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努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推動農村低保、新農合、新農保、扶貧開發等取得較大突破,多為農民辦好事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