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大論壇,網友紛紛轉載關于北京市財政局公布“公車”數量的新聞(4月3日攝)。 4月1日,北京市財政局通過官方網站公布,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公車”實有數為62026輛。對于這次“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政府公開行為,網民在肯定之余仍存疑惑:“北京就只有這么點公車?”“公車一年花多少錢是否可以公開?” 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由于此前,網民一直認為北京市的公務車有70萬輛之多,因此,北京市財政局公布62026輛的數量后,民間版的“傳說數據”與官方統計數據一個多、一個少形成了巨大反差。但是在記者看來,對比他山之石,即使認同北京市財政局的“狹義數據”,與韓國首爾、日本東京等國際化大都市少得“可憐”的公務車數量相比,北京的公務車數量也絕不算少。
一個以出行需求總量為標尺的比較方法是,按照北京媒體公開的數據,目前在北京,街頭跑著的出租車也就是6.6萬輛,比官方公布的公務車“狹義數據”僅多幾千輛而已。這意味著六萬多輛“狹義官車”近乎可以滿足北京這樣的千萬量級人口大城市的打車出行需求。另據媒體報道,北京主城區出租車每千人擁有量為5.5輛;而在有的地方,原則上公務小汽車數量配備根據編制人數,每15人至18人就配1輛行政業務車輛,相當于每千人55輛以上。由此引發的兩個疑問是:北京市的公務員出行需求與市民打車出行的需求相比哪個更大?在北京市人口遠遠超過公務員人數的背景下,僅比出租車少幾千輛的62026輛公車究竟是多還是少?答案不言自明。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62026輛公務車并未“全負荷”運轉,其中一部分已經被證明是“冗員”。因為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除特殊公務車外,各級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公務車按牌號尾數每周少開一天。這意味著每周的五個工作日都會有五分之一的公車被限行“輪休”而又未影響辦事效率。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記者認為,如能將五分之一的“冗車”拍賣,無疑更符合民意期待。
記者還注意到,在北京市財政局公開“狹義公務車”數量后,葉曉靜以及很多媒體、網民對進一步公開公務車運行成本信息提出了期待。其實這一點都不難,只要基于統一的公車定義和準確的公車數量公開,公務車運行成本信息的公開順理成章。例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官方網站上,公務用車油耗和運行費用支出月度、年度報表統計項目就包括車輛品牌、車牌號、車型、排氣量、維修保養費、燃油費、過路過橋費、交強險、商業險、賬面資產價格、車隊人數、人員費用等,可謂是一筆細賬,而這些信息沒有什么理由不向納稅人公開。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