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鐵路投資7455億元,高鐵發展不會停滯
針對高鐵發展問題,王勇平介紹說,今年國家確定鐵路投資規模為7455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規模6000億元,鐵路建設將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
“十二五”期間,鐵路將安排投資2.8萬億元,與“十一五”相比,鐵路投產新線增長87.5%,完成投資增長41.4%。
“至于基本建設投資在年初說的7000億元基礎上減少了1000億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在建項目重新調整了工期,一些原計劃在今年內完成的投資隨之向后順延。”王勇平說,“十二五”期間鐵路建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高鐵建設更不會停滯,仍將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如期完成發展目標。
針對工期調整問題,王勇平表示,工期的調整需要理性地看待。“總體來看,鐵路運輸能力目前仍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需要繼續保持加快發展的勢頭。但具體到某一階段,針對部分建設項目客觀存在的建設標準過高、過度壓縮工期等問題進行適當調整,這是很正常的,是符合建設規律的。”
原材料及柴油漲價是一季度虧損主因
今年一季度,國鐵及國鐵控股企業客貨運量持續增長,運輸總收入同比持續增加,但鐵路運輸企業總體出現虧損37.6億元。
王勇平解釋說,鐵路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柴油價格上漲。“今年一季度柴油價格較上年同期每噸增加近千元,僅此一項就增加鐵路企業成本15.5億元。同時,鋼材、配件、維修材料價格上漲也是造成虧損的重要因素。”
針對鐵路發展資金保障問題,王勇平說,“‘十二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資金不能說沒有一點壓力,但總體說還是有保障的。”
王勇平介紹,資金保障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對鐵路投資逐年增加;二是通過鐵路運輸企業自身挖潛提效,增收節支,加強管理,增加企業資金積累;三是積極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合資建路,推進既有鐵路股份制改革,吸引大量社會資金投資鐵路建設;四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不斷創新融資方式與工具,多渠道、低成本融資。
“今年一季度,中國鐵路總資產約3.41萬億,總負債約1.98萬億,資產負債率約為58%,仍處于可控范圍,我們能夠防止債務危機的發生。”王勇平說。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