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進能出能上能下
聘用制作為事業單位一項基本的用人制度,其主要的制度目標就是打破傳統的身份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而聘用制的基本制度目標,只有通過崗位管理這一途徑和手段才能加以實現和完成。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室主任劉霞認為,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崗位管理是推行聘用制的內在要求,崗位管理是聘用制的深化和具體化,二者共同體現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體內容。
“根據中央要求,逐步健全以合同管理為基礎的事業單位用人機制,探索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合同制的具體辦法?!蓖粲駝P說,在事業單位實行聘任合同管理制、規范編制管理,這是事業單位改革的基礎。
“現在的事業單位,有事業編制、聘用合同制、臨時工等多種身份,管理和執行方面的問題突出。實行統一的聘用合同制,將改變這樣的狀況?!敝窳⒓艺f。
在新部署中,對事業單位關鍵崗位人員、骨干人員,可按有關規定實行長期聘用,以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另一方面,崗位管理制度將全面實施。國家確定事業單位通用的崗位類別和等級,事業單位則按照有關規定自主確定崗位,自主聘用人員,實現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
汪玉凱分析,事業單位崗位將分為管理、專業技術、工勤技能等三類。每一類崗位又分為若干等級,實行最高級別控制和結構比例調控,形成動態管理機制。
“對于每個崗位的任職資格、任職能力,都應有具體的量化要求,能夠讓人才‘對號入座’;同時,每個崗位上的薪酬待遇也應確定,誰在崗位上,誰就拿相應的待遇,不再考慮資歷、工齡,而是按崗考核、以崗定酬、按崗培訓,實現崗位管理制度全面入軌?!?/p>
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將打破原有事業單位人員身份固化的束縛,旨在形成“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
竹立家認為,事業單位應通過公開招聘,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嚴把人員進口關。他建議,特別應實行考試招聘的制度,公開招聘要做到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
汪玉凱說,今后事業單位的人才招聘將會采取更加靈活、更加多樣、更能夠體現競爭的機制,打破身份、資歷等限制,依照崗位需求來選拔人才,這樣才能真正杜絕走后門、搞裙帶關系等不正之風。
據權威人士介紹,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信息服務網絡也將逐步探索建立,事業單位關鍵崗位和重大項目負責人全球招聘制度也在摸索之中。按照改革時間表,到2015年,將完善相關政策規定,實現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的規范化。
同時,在用人上,還將力推競聘上崗制度,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逐步實現能上能下。并將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崗位職責為依據、以工作績效為重點內容、以服務對象滿意度為基礎的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作為調整人員崗位、工資以及解除、續訂聘用合同的基本依據,充分發揮獎懲制度在人事管理中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人員的出口關也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之一。受訪專家指出,需暢通事業單位的人員出口,拓展人員正常退出渠道。
“聘用制的實行,在制度層面明確了工作人員能進能出,使得其正常退出成為一個規范性現象?!敝窳⒓艺f,人員“出口”包含著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是單位對不符合崗位要求人員的解聘、退出;另一個則是人才的自由流動,因薪酬待遇、工作預期而產生的員工“辭退”單位的情況,也將成為正?,F象?!拔覀円貙掁o退渠道和退出機制,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就是要雙向辭退?!?/p>
“聘用制度、崗位管理,把能上能下、能進能出這兩個改革的目標確立下來”,汪玉凱說,這為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管理找到了突破口;而要使人員出口暢通,還需建立完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相適應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制度等,這樣才能真正從制度層面解決“出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