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中國探索海洋的深藍夢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4日成功探海7000米,給人們帶來無限振奮。
作為深海探測的重要工具,載人潛水器是各國海洋勘探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蛟龍”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而它們的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過6500米,經常下潛深度也不過5000米。
“蛟龍”一次次破紀錄的深潛,無疑拓寬了中國深海科研空間。從剛起步時的50米到去年的5000米,再到如今的7000米,這條“中國龍”證明其有能力在全球99.8%的海底游弋,對中國開展海底勘探、了解海洋生物乃至生命起源研究構成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一驕人的成績表明,在走向海洋的征程中,中國科技奮起直追,中國深海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應用能力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技術上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又邁出重要一步。
國際媒體紛紛就此評論說,“蛟龍”號的創紀錄下潛與“神九”“天宮”對接一起,顯示了中國科技發展的雄心。
的確,“蛟龍”正是中國科技孜孜進取、不斷超越的又一個典例。從無到有,后來居上,一次次挫折,一次次改進,“蛟龍”今天的突破遠非一日之功,離不開長期以來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多年的心血。
7000米級深潛是里程碑,但遠非終點線。要實現制造11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目標,在海洋最深處的海底自由航行、作業,真正成為載人深潛發達國家,中國科技仍需再接再厲。
在浩瀚海洋7000米深處,中國潛水員將向正在浩瀚太空執行任務的“神舟九號”航天員送去祝福。飛天夢、深藍夢,不論夢想有多遠,中國人都有智慧和勇氣,將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
來源: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