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接下來看看首都經貿大學的教授戚教授,給我們提供了一組數字很有意思,大學生愿意當公務員的比例,新加坡2%,美國3%,法國5.3%,日本求職意向當中公務員位居53位,英國公務員被大學生排入20大厭惡的職業榜,在中國76.4%的大學生愿意考公務員。今天下午看一份資料,還有說的是目前的大學生畢業生中40%的人把報考公務員當成一個重要的去向。于是戚教授得出結論,這是金飯碗,反映的是官本位的價值觀。我覺得不能這么簡單地看,剛才我說了,這是幾點綜合造成的現象,畢竟社會發展到了這樣的局部。找工作試一試,然后相對穩定等等騎驢找馬、不一而足,但是共同加在一起構成了這樣一個極熱的現象。
接下來我們去看一看,公務員真的需要大家用這樣的一種心態去做嗎?不應該是人民公仆嗎?
(2012年3月7日資料)
尹蔚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我們國家在企業先行推開了社會保險的制度,但是我們的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執行的是計劃經濟時代所推行的退休費的計發辦法。兩個制度在人員的退休待遇的確定、調整機制都是不一樣,所以產生了這種待遇差。
解說:
今年兩會,很多代表委員都提到了目前存在的養老雙軌制,不用交費,退休后由國家財政統一支付退休金,被很多人認為是國家公務員的特殊福利。而在不同制度下,工作性質相近、年限相同的職工,從企業退休和從國家機關退休,養老金卻相差很大。在廣東一家企業退休的盧先生擁有高級職稱,盡管國家連續已8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近幾年每年的調整幅度都達到了10%,但盧先生對未來仍然心存擔憂。
盧先生 企業退休人員:
光靠退休金的話,我老了以后我是請不起保姆,像我這樣如果是公務員的話可能有八九千,我是三千。
解說:
面對破除雙軌制的呼聲,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目前已在部分地區推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試點,隨后將拓展到全國事業單位,并在此基礎上推進機關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除了養老,公務員住房福利也一度被稱為超國民待遇。這是記者兩年前在北京靠近南三環的地區拍攝的一段視頻。
記者:
這房子買的花了多少錢?
市民:
好像不一定有賣的,要求挺嚴格,不允許外賣。
記者:
不允許外賣?
市民:
因為它這是辦公。
記者:
單位福利分房?
市民:
單位福利分房。
解說:
如今福利分房、低價房在一些機關單位仍然存在,一套福利住房也帶來了一份隱形財富,而與飽受質疑的公務員福利房相比,公務員公費醫療已經開始了改革。來自北京市的消息,目前北京市級22萬公務員的公費醫療已全部納入職工醫保,完成改革。今年北京市人社局將啟動中央級公費醫療改革的方案設計,明年計劃正式啟動中央級公費醫療納入職工醫保的改革。
白巖松:
也不能光是我說,接下來聽聽專家的,有人認為正常,有人會有擔心。接下來連線一下國家行政學院的汪玉凱教授。汪教授,你好。
汪玉凱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你好。
白巖松:
面對連年居高不下的這種熱度,報考公務員,有的人表示很擔心,因為這不是代表一種對權力的崇拜嗎?等等。您是否擔心?
汪玉凱:
我有一定的擔心,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公務員這支隊伍一共有800多萬人,之所以高高在上,公眾對它有很多種看法,的確職業比較穩定,收入比較高,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再一個就是我們政府公務員權力比較大,政府權力比較大,很多隱形收入,所以決定很多人把選擇職業的主要方向都朝公務員這個方向去。我覺得所謂的發展角度來講,這種情況應該逐步被打破,也是不正常的一種現象。
解說:
您也談到了其中一點,好像有點終身制、旱澇保收的概念。怎么樣讓金飯碗的金去掉,國外公務員不會一定終身制,我們有沒有可能下一步改革,讓公務員也不一定是終身制,這樣的話可能就不會這么熱了?
汪玉凱:
對,實際上公務員的法律中已經做了這樣的規定,在公務員隊伍當中相當一部分人要實行聘用制,聘用制公務員不是終身制,在專業技術類、執行類的這些領域中可以大量采用合同制這樣一種形式來招募一些公務人員,他們都不是終身制的。深圳市開始了這樣試點,這種試點將會不斷地擴張到全國去。假如說鐵飯碗被打破,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建立起和社會結合這樣一種,加上對政府權力一些限制,這種熱度就會慢慢降下來。
白巖松:
非常感汪教授給我們帶來的介紹。雖然語言不長,但是說得非常清楚。你擁有的待遇如果全社會都擁有了,你的這種吸引力就會減弱,我首先認為報考國家公務員不就是找工作嗎?首先綜合因素放在這里很正常,但是也會有一種擔心。這種擔心是什么?公務員又稱公仆,如果人人都爭當仆人難道不是一件怪事,說明它可能不是仆人。
另外盧永圖說過句話非常重要,公務員是分蛋糕的,社會的實體經濟,包括各種經濟是切蛋糕的,怎么都愿意分蛋糕呢?那誰做蛋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