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月孟夏之交、汾水清瀾之畔,一片錯落有致、美輪美奐的建筑輪廓,正在太原市的長風文化島上盡展身姿:山西大劇院、山西省圖書館、太原美術館、太原博物館等一大批地標性文化基礎設施正以簡潔大方、極富想象力與時代感的形象日新月異地穿越而來,彰顯著山西實現新跨越、新發展,文化實現大發展、大繁榮的宏偉愿景。
2011年,“十二五”起步之年,也是我省文化建設在探索中實現突破、文化體制改革加速推進的關鍵一年。在這個“深入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時間節點上,在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下,省委、省政府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充分發揮我省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勾勒出我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清晰脈絡。全省上下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整體規模和實力快速提升。2009年,我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到GDP的3.1%。到“十二五”末,我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占到GDP的6%以上。
2011年,我省將加快實施“五大戰略”,實現“五個新進展”,努力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及相關產業的融合,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提高文化產業的集中度和關聯度。
大作品展現方面,圍繞建黨90周年,精心策劃、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中國氣派、國際水準”的作品,充分發揮山西歷史文化特色。影視劇如 《紅軍東征》《晉陽秋》《高君宇石評梅》《申紀蘭》等;在舞臺劇方面,我省近期在國家大劇院推出了《千手觀音》《大紅燈籠》,以及正在排練的《粉墨春秋》等。
大集團運作方面,全省出版系統事業單位全部轉企改制。山西出版集團經過幾年的運營,經營收入已經由原來的27億元達到2010年的突破46億元。在此基礎上,涵蓋網絡、演藝、傳媒、報業、影視等文化產業核心層多個領域的山西省屬五大文化企業集團掛牌成立,標志著我省文化產業進入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新階段,也開啟了我省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幕。目前,我省已經形成以六大文化企業集團為龍頭的文化產業新格局。
大景點支撐方面,“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與旅游部門將聯手對確定的佛教與邊塞文化產業區、晉商文化產業區、根祖文化產業區、太行文化產業區、黃河文化產業區五大區域進行精心打造,以取得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大服務引領方面,一大批文化設施將陸續投入使用,同時在景點建設一批酒店等服務設施,給廣大游客提供便利,擴大和增強景點的吸引力。
大會展集聚方面,在搞好現有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五臺山國際文化旅游節、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等知名文化節的基礎上,我省將打造太原晉商文化節、大同云岡文化旅游節、右玉西口風情文化節,以及黃河壺口文化節等十大文化節慶會展活動。
在不遠的將來,我省將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日臻完善的交通條件以及巨大的投資和消費潛力,把我省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具吸引力的國際旅游勝地,華北地區最具活力的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基地和貿易集散基地,真正實現從自然人文資源大省向經濟、文化強省的跨越,使文化產業逐漸成為我省重要的支柱性產業。
來源:山西日報(記者 朱慧)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