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醫生拿著手中相機記錄醫生拔火罐的操作過程。本報記者寇寧攝
6月20日上午,28名用流利英語說著中醫穴位的外國留學生出現在省針研所,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實踐臨床學習。他們來自伊拉克、哥倫比亞、墨西哥、埃及等18個國家,“當我們用抓薯條、取漢堡的手熟練地握住銀針,用中醫精髓給病人治病的時候,神秘的東方文明正在我們身上得到傳承,并發揚光大。”埃及學員默罕默德說。
“你疼嗎?有什么感覺?”作為學員代表,默罕默德在老師的指導下為一名中風病人做針灸治療。當毫針刺進穴位時,他不忘用英文詢問病人的感受。旁邊,其他同學高高舉著相機,只怕錯過了實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25歲的默罕默德是埃及一家警察醫院的理療師,兩個月前第一次來中國。“中醫在我們國家非常昂貴,一般開在私人診所里,所以,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也正是因為對純正中醫的熱愛,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我希望回國后可以用學到的技術開一個診所,為當地的警察治療腰傷腿疼。”默罕默德的“目標”贏得了其他學員的一片稱贊。
46歲的庫賽來自伊拉克巴格達,是當地頗有名望的一名西醫,也是本批學員中較年長的一位。據老師介紹,庫賽除了課堂上學習認真外,課余時間正在加緊學漢語。他認為此行來中國學中醫,肩負著“重要使命”。“伊拉克是一個戰亂國家,醫生救死扶傷的職能更為突出。我已經從醫20多年了,但我心里一直有一個信念,不到中國學中醫,我的醫生生涯就不算完整。”
30歲的胡安來自烏拉圭,因為是第二次來中國學中醫,會說一些漢語,在本批學員中“小有名望”。他說,烏拉圭本國的肥胖病人越來越多,用中醫針灸治療肥胖,被當地人視為安全神奇的療法。“我在當地開了一個中醫診所,每天有十多個病人,收入很好。學無止境,我希望還能再來中國。”
據老師介紹,學員們都有一定的醫學基礎,學習起來進步很大,也非常認真,“與國內學生不同,他們更喜歡搶答和提問,不放過每一個疑點。”課余時間,他們喜歡逛柳巷、不少人已經結伴去過晉祠公園。他們在房間開生日派對,更注重私人空間。“排隊上公交”“中式婚禮”在他們眼中頗具異域特色。“我們喜歡香檳,也喜歡山西面食;我們在課堂上收獲了技術,生活中被更濃郁的中國文化熏陶。在這里每一天都很快樂!”庫賽說。
來源:山西晚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