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泉市黃石板矸山公園一角(7月9日攝)。
山西陽泉市黃石板矸山公園是在一座占地面積40畝、堆積煤矸石量近30萬噸的矸石山上建成的山頂花園。過去,黃石板矸石山由于發(fā)生自燃,排放大量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氣體,空氣污染嚴重,極大影響了周邊群眾生活。近年來,山西陽泉煤業(yè)集團先后投資1400多萬元,通過回填、碾壓、滅火、覆土等措施治理黃石板矸石山,2010年開工建設的公園項目,綠化面積達到33畝,種植各類喬木、灌木約40萬株,昔日"火焰山"被打造成一座草木繁盛、環(huán)境宜人的公益性公園,成為附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新華社記者 王飛航 攝
"白天云霧山、晚上火焰山、飛鳥不過山、野兔不過地。"這是山西省陽泉市當地百姓形容以前市區(qū)周邊矸石山的順口溜。年近七旬的市民張潤廣說,長期以來陽泉市區(qū)被周邊煤礦開采留下的矸石山所包圍,矸石山自然釋放有害氣體既污染了環(huán)境又影響了市民的生活質量。
陽泉地處太行山區(qū),長期采煤后留下的2億噸煤矸石填滿了陽泉的28條溝壑,形成了規(guī)模較大的矸石山26座。2006年陽泉提出"向矸石山宣戰(zhàn)"。面對"山上石頭多"難題,陽泉利用各種抗旱造林技術讓石頭山披上綠衣;面對礦產開采遺留下來的很多渣山和塌陷區(qū)造成的"地質災害多"難題,陽泉實施地質災害區(qū)綠化,因地制宜增綠添綠;針對"周邊臨時建筑多"難題,陽泉采取"騰挪清退"還以綠色。
"真的不容易。陽泉的綠化是一座山一座山摳出來的、一塊地一塊地刨出來的,一段路一段路拆出來的。"陽泉市林業(yè)局局長張玉斌說,如今,陽泉有林面積增加到177.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9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9.7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96平方米。
"現在草多了,樹多了,以前的亂石灘現在成了市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在桃河公園納涼的市民告訴記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