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才百千萬 引領醫學高精尖
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啟動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擬用3年至5年時間,為我省衛生計生系統培養百名高端領軍人才、千名骨干精英人才、萬名基層適宜人才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啟動 “前段時間,我們醫院普外科的2名醫生分別參加了在北京、廣州的腔鏡專項培訓,回來后已經能獨立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一直以來,我們急需的是像這樣能夠帶動科室發展的專業技術尖子。”山西省人民醫院對口支援派往清徐縣人民醫院任院長的康文娟告訴記者,“對于縣級醫院發展來說,提高臨床診療能力的關鍵是人才,為此,針對性進行當地醫院臨床所需專業的骨干人才培養是當務之急。”
康文娟的期盼正在成為現實。1月中旬,全省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正式啟動。“實施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是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富民強省的一項重要舉措。”省衛生計生委主任衛小春表示,以提高臨床診療能力為核心,建立分層次、多渠道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加快培養全省各個層次的急需緊缺人才,可以為我省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這一人才培養工程的目標任務是用3年至5年時間,培養百名高端領軍人才、千名骨干精英人才、萬名基層適宜人才。”省衛生計生委科教處負責人趙雅麗介紹:“其中,高端領軍人才主要面向省、市級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培養一批能進入國家前沿醫學領域并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骨干精英人才主要面向市、縣級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培養一批能進入省級醫療衛生計生前沿領域并在省內有較高知名度的技術骨干;基層適宜人才主要面向縣以下基層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培養一批具有發展潛能、能夠熟練應用基層適宜技術,發揮骨干作用的專業技術尖子。” 醫學人才緊缺制約醫學事業發展 “就我縣而言,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左權縣衛生局局長王新權介紹,從人員數量看,全縣衛生系統各級各類人數應為684名,而實際只有401名,僅占58.6%。從年齡結構看,退休人員比例太高,部分單位已超過50%,35歲以下衛技人員比例較低,部分醫療機構僅占10%左右。從素質結構看,不僅高端人才嚴重缺乏,而且正規院校畢業的人才也非常缺乏,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僅占38.6%。從專業結構看,各醫療機構缺乏臨床醫學骨干,內科、婦科、外科、兒科醫師等尤其缺乏。“基層衛生人員素質偏低,技術水平落后等弊端凸現,難以滿足群眾醫療服務需求。”王新權深有感觸。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一組數據:我省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62人,執業(助理)醫師2.44人、執業護士2.07人,均高于全國4.37人、1.79人、1.52人的平均水平。如果單純從數量上看,在全國并不十分落后。但是,簡單的數據并不能夠真正反映出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
首先,高端創新類人才嚴重匱乏。一直以來,在歷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衛生計生系統科技獎勵中名列前茅的,幾乎都是東部省市的人員和成果,很少有我省的人員和成果躋身其中。其次,技術過硬類人才依然緊缺。總體來看,存在著數量嚴重不足、專業分布不均、團隊結構失衡的“短板”。第三,城鄉均衡化結構未形成。雖然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但醫學專業人才通向基層的路徑仍然沒有完全打通。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農業人口占到總人口的70%左右,但在鄉鎮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從業的衛生技術人員(含村醫)僅占全省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34%,而僅有30%的城市人口卻占有了66%左右的衛生技術人員,特別是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學歷偏低、年齡老化的問題日趨明顯。
“實施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是提升臨床水平、縮短地區發展差距的有效途徑。”衛小春表示,人才培養工程緊緊鎖定臨床這一關鍵目標,以提升臨床能力、縮短發展差距為基本任務,對于集中解決全省衛生計生系統人才建設的“瓶頸”問題,盡快縮短我省臨床醫學水平與先進發達地區的差距,將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創新培養模式實現培養效果最大化事實上,就在規劃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藍圖之前,省衛生計生委已經在高端醫學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到2014年,各市和委直屬醫療衛生機構選派出國、出省進修人員比前一個四年增加了18.03%,這些人才學成歸來后,大多已經成為本單位不同學科領域的中堅力量。
趙雅麗介紹,實施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其培養方向主要為臨床醫學、中醫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學科,其中對全科醫學、精神科、兒科、產科、急救、康復和護理等專業給予傾斜。培養方式采取“一對一”導師帶教制、集中培訓、專項技術培訓、進修學習和對口幫扶等多種培養方式。高端領軍人才以選送到國外或省外醫療衛生計生機構研修學習為主。骨干精英人才以選送到省內、外三級醫療衛生計生機構進修學習為主。基層適宜人才以選送到省內、外醫療衛生計生機構進修學習為主。
“實施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也是創新培養模式,造就骨干人才的積極探索。”衛小春介紹,與以往培養方式不同的是,此次采取的是各層次人才培養一攬子統籌、各專業人才建設一體化規劃、各口徑培養項目協同化推進的培養模式。具體而言,各層次人才培養一攬子統籌,把高端領軍人才、骨干精英人才和基層適宜人才三個層次的培養工作統合起來,一個方案總規劃,集中優勢力量,調動優質資源,造就優秀人才。其次,進行各專業人才建設一體化規劃。形成單位申報、衛計委統籌的基本思路,有目的、有計劃地落實高端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國內外接收單位,統一安排基層適宜人才的省內外培養單位,既滿足全省高端醫學領域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又避免現有人才與培養重點的交叉重復,更有利于基層適宜人才的廣泛覆蓋。第三是各口徑培養項目協同化推進。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基層適宜人才,為避免資金的分散浪費和管理方面的不相協調,采取了從對象選拔到培養過程統籌協調的模式,全力以赴實現培養效果的最大化。記者 秦 洋 通訊員 王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