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山西省工業增加值半壁江山的煤炭行業,始終致力于轉型發展。統計顯示,2014年山西省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非煤固定資產投資562億元,非煤收入超過1.1萬億元,同比增加750.36億元,增幅7.19%,非煤經濟已經成為煤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增長力量。
去年以來,全省煤炭轉型發展方式有了新轉變,一是全力推進煤炭轉型綜改試驗。制定和完善了“以礦建鎮”實施方案,選擇5家煤炭企業開展試點,并納入全省轉型綜改攻堅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二是推進全行業“項目成效年”建設。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省煤炭廳聯系落實“六個標準”礦點和轉型重點項目42個。其中,轉型重點30個,推動了轉型綜改重點項目建設;三是大力推進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形成了“煤控電、煤參電、電參煤、組建新公司”等新模式。到去年底,省調20萬千瓦及以上主力火電企業中,有30戶實現煤電聯營,裝機容量2716萬千瓦,占比達到75%。未實現煤電聯營的,也全部與省內煤炭企業簽訂了長期協作合同。
業內人士分析稱,非煤產業投資的加速,正是山西省釋放的轉型升級新信號。在煤炭市場遭遇“寒流”的逆境下,新興非煤產業已成為穩定山西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據了解,山西省2014年煤炭行業重點深度推進4條轉型鏈條建設,即煤電一體化產業鏈、煤焦一體化產業鏈、煤氣一體化產業鏈、煤液一體化產業鏈。積極推進轉型綜改項目建設,穩步提高煤炭工業發展方式。
省煤炭廳負責人表示,2015年,山西省要繼續大力發展煤炭衍生產業和非煤能源,形成煤炭、電力、煤層氣、煤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支撐的綜合能源產業體系。充分發揮山西省煤炭產業形成的資本優勢、管理優勢、創新優勢,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發展煤機制造、煤炭金融、煤炭科技、煤炭文化等轉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