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31日訊(記者王斌)省政府近日出臺了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工業穩定運行的60條措施。今日,省人社廳對其中由人社廳牽頭的政策進行解讀,“五緩、三補、兩降”一攬子政策措施,預計政策效應充分發揮可為企業減輕負擔100億元以上。
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60條措施中,由人社廳牽頭的有11條,包括涉企收費和政策支持兩個方面。涉企收費主要指社會保險費,可以概括為“五緩、三補、兩降”。“五緩”指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以緩繳一年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費,緩繳部分不征收滯納金。“三補”指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特別說明的是,從今年起至2020年年底,我們還將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對實施兼并重組、化解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發放穩定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上年度企業及其職工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全力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兩降”指降低失業、生育兩項保險費率,失業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由現行的2%降至1.5%,個人繳費比例由現行的1%降至0.5%;忻州、呂梁、臨汾、運城、省直5個統籌地區和晉城的困難企業生育保險費率降至0.5%。“‘五緩、三補、兩降’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五緩、三補’是延續去年的老政策,‘兩降’是我們審時度勢,主動作為,最大限度地給企業減負。”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政策支持方面,一是繼續實施小微企業“六補一緩”政策,通過吸納就業補助、崗位補貼、社保補貼、小額貸款貼息、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補貼、就業見習補貼和緩繳社會保險費等,鼓勵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二是通過財政補助、社保補貼、創業實訓補貼、場租補貼、創業就業補助、創業扶持、創業園區建設補助和小額貸款貼息等“七補一貸”政策,鼓勵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力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三是使用就業專項資金給予全省29家人才培養評價試點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對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與失業保險并軌后部分困難企業“4050”職工給予社會保險補貼。通過對特定企業及創業者給予各類補貼,實現精準幫扶。
省人社廳將認真履行部門職責,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加強社會保險和就業公共服務,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切實幫扶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促進我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