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檢測站點的規范化建設是超限超載車輛監控網絡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治超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基礎。2012年,朔州市朔城區化莊公路超限監測站籌資200多萬元投入站點科技治超改造工作,為建設科技治超平臺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于在保障道路橋梁安全暢通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今年,該檢測站被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山西省治超辦、朔州市治超辦分別授予“工人先鋒號”、“優秀治超站”、“先進超限監測站”的榮譽稱號。
朔城區化莊公路超限監測站位于朔州市南環路、東環路、朔廣路三路公路接點處,東接雁門關、218高速,西接大忻線,北接世界大道,與大運高速公路互通,是朔州市的東大門,2010年初步建成使用并經多次完善改建持續運行至今。今年,在上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監測站籌資200多萬元改造、更新了科技治超檢測設施平臺以及超限車輛檢測設備、視頻監控等配套硬件設施:架設專用超限檢測用電線路一條;新增自備30千瓦應急電源發電機組設備一套;新建120噸靜態檢測磅一臺;新增電話、傳真、網絡傳輸寬帶等多項設施;配套了場站、崗位等全方位視頻監控設施。
途經車輛經過交警指揮駛入檢測站后,通過不停車自動稱重檢測線進行超限判定,顯示牌可立即顯示車輛號牌、貨車軸數、總重限值、實際總重等信息,沒有超限的車輛可繼續行駛;未通過超限判定的疑似超限車輛根據靜態檢測磅的精準測重進行卸貨判定,隨后超限車輛將進入卸貨場接受卸載、復磅,并接受處罰、教育等相關處理后才能離開化莊公路超限監測站。記者在稽查處理崗亭里看到,每輛過站貨車的信息及時顯示在電腦屏幕上,而值班人員無權也無法更改任何數據,整個不停車檢查過程實現了“人工零操作”,只有車輛未通過超限判定時才涉及人工處理,有效杜絕了執法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同時,從今年7月份開始,化莊公路超限監測站與省市治超辦聯網辦公,每日車輛檢測數據與崗位執法視頻實現了同步上傳,科技治超平臺建設更進一步。
化莊公路超限監測站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檢測過往載貨車輛,進行車輛超限檢測管理以及對超限運輸車輛進行查處。今年到現在監測站共檢測車輛216398輛,依法查處超限車輛16輛,卸載貨物280噸,收取罰款79140元。閆登峰站長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將繼續管好用好科技治超平臺,發揮其在日常檢測工作中的作用,并不斷完善執法管理體系,確保監測站科技治超平臺的信息暢通和規范運行。
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記者孫瑞生 實習記者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