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是發展,治超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源頭治超全覆蓋,嚴把治超第一關”,在左云縣鋪龍灣煤業有限公司的大門口,懸掛著這樣引人注目的治超標語。左云縣道路運輸管理所所長武建彪對這里的源頭治超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說:“這家煤礦把治超工作提上了生產議事日程,是真正把治超和生產一起抓的源頭企業,可以說,治超思想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心中了。”
為了實現全方位無死角治理源頭超載超限工作,鋪龍灣煤業有限公司先后投入20多萬元,購置補煤LED電子顯示屏、改造與煤礦調度室聯網的監控系統、建設自動化裝車系統軟件、制作宣傳展板、印發宣傳資料、組織專業培訓等,使企業員工、駕駛人員從思想上到行動上重視和支持治超工作。截至目前,該礦礦區內的“三無”非法車輛全部被清除離礦,非法超載勢頭得到有效控制,煤炭銷售秩序明顯好轉,徹底從源頭上消除了非法超限超載車輛。
而在冬至降雪過后,氣溫驟降,滴水成冰,可左云縣治超稽查隊和交警支隊的工作人員依然出現在109國道495公里、距左云縣高速公路路口2公里處巡查過往車輛。天氣寒冷,路面結冰,即便是私家車都很少出現,但是執法人員治超稽查力度依舊不減。左云縣治超稽查隊負責人杜志軍說:“雪天一般沒有車輛超載的情況,因為司機也害怕出事故。但為了安全,我們和交警支隊的工作人員還是照常上路流動稽查。重拳出擊、嚴厲打擊,才能保障治超工作成效依舊。”
在左云縣,無論是貨運源頭企業,還是治超工作執法人員,他們對治超戰線的嚴防死守令人印象深刻。也正因為這樣,五年里左云縣車輛超限超載率大幅下降,由治超前的13%下降到0.2%以下,55噸以上非法超限超載車輛基本杜絕;道路交通安全明顯好轉,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15%;路橋設施得到了有效保護,五年來沒有因超限超載新增一座危橋;道路運輸效率大幅度提高,超時間、大面積的堵車現象基本消除;貨物運輸價格合理回歸,運輸市場保持了穩定發展的態勢;公路“三亂”也得到有效遏制。(記者孫瑞生 實習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