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還是倍受關注的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先后有《滄海桑田一百年》、《古鎮大河》、《關中往事》、《熬年》和《呂梁英雄傳》等十余部電視連續劇在此拍攝。朱镕基、尉健行、王兆國、任建新等當時和現在的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際知名學者羅哲文、鄭孝燮、阮儀三、余秋雨、王魯湘等視察、考察王家大院后,都欣然題詞賦詩寫文章,給予很高的評價。
王家大院開放十年來,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1999年,被評為“山西省十大著名優秀旅游景區”和“省級文明景區(點)”;2001年,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2年初,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中國“質量萬里行”全國示范單位;2003年,被評為“中國(首選)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區”;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山西省唯一的“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15日,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7年,被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評審委員會評定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
靈石縣旅游資源豐富。靈石現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處,市級5處。華夏民居第一宅、國家4A 級景區;集彩塑羅漢、大型壁畫、斗拱殿頂于一身的千年古剎資壽寺以十八羅漢頭像失而復得享譽海內外;華北最大的人造山頂公園?——翠峰公園,融人文景觀與山水風光為一體,吸引著四方賓朋。2008年,全縣共接待游客46.36萬人次,門票總收入1805余萬元,旅游綜合收入2億元以上。
靈石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本縣汾河峽谷間溝營村(今富家灘鎮溝峪灘村)。元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后,由農及商,人丁漸旺,繼而讀書入仕,遂“以商賈興,以官宦顯”,成為當地一大望族。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間,其時,除大興土木,營造住宅、祠堂、墳瑩和開設店鋪、作坊外,在當地還辦有義學,立有義倉,而且修橋筑路、蓄水開渠、賑災濟貧、捐修文廟學宮等等,善舉不斷。在此期間,王家入宦者僅五品至二品官員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的各種大夫達42人,還有二人分別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慶元年(1796年)參加了朝廷舉辦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從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間)逐漸衰敗,其原因除社會政治經濟多方面客觀因素外,在本身,則主要是子弟不爭,日趨奢靡,盡棄先祖勤儉創業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學而以錢捐官,還有的疏于耕而醉癮鴉片,終致秋風落葉,大廈日傾。抗日戰爭前,雖還有個別大戶于省內及京津等地多有商號,可蘆溝橋事變后,亦頓收家業,居家南遷,流落他鄉。
王氏家族歷680多年已傳至27世,新中國成立后,王家人從業各界多有建樹,遂“以商賈興,以官宦顯”,成為當地一大望族。
來源:寧夏新聞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