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期高溫預警天天“高掛”,氣溫一天高過一天,至7月5日已持續6天高溫。長三角南部的杭州等城市也與上海一樣,持續高溫晴熱。這樣“熱得不轉彎”的天氣,到底緣何而來?
承擔區域氣象服務功能的上海中心氣象臺專家向記者解釋說,這主要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度與位置有關。
副高北抬“抬出”高溫
上海6月30日出現今年首個高溫日,之后日最高溫不斷被刷新,7月4日高達37.1攝氏度,5日14時已沖高至37.8攝氏度。上海南部的浙北一帶,自6月29日起也出現持續高溫。
“高溫的成因,只要比較一下,就可以明白了。”上海中心氣象臺專家傅易說。
據他分析,今年梅雨季的前期,副熱帶高壓主體位置位于偏東的太平洋洋面上,上海處在梅雨雨帶北側相對較涼的空氣團中,氣溫就偏低。到了梅雨季后期,副熱帶高壓開始加強并向西伸展,6月末更發生階段性的西伸突變,控制華東沿海。上海處在雨帶南部邊緣相對較熱的空氣團中,氣溫就明顯上升。出梅后,副熱帶高壓進一步加強北抬,上海及浙北等地主要受副高邊緣影響,晴熱少雨。
而上海北部的蘇南一帶,如南通、無錫等地,由于更靠近雨帶邊緣,并沒有出現連續性的高溫。
歷史上夏季六成高溫日在7月
長三角南部近期持續高溫是否異常?氣象臺人士查閱了歷史數據。
上海中心氣象臺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說,通常上海在梅雨結束后進入盛夏季節。因此,出梅后的7月較容易出現晴熱高溫天氣。從過去30年的平均情況來看,上海夏季約有60%的高溫日出現在7月。2004年出梅后就出現連續11天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
當然,具體年份的情況各有不同。從近10年的平均情況來看,7月上旬上海平均會有3個至4個高溫日。有的年份,如2005年7月上旬有8天為高溫日,2008年也達到7天。而2002年7月上旬由于處在梅雨期中,并沒有出現高溫。
副高可能會減弱
上海今年7月上旬的高溫天氣,相比平均狀況,將有偏多的趨勢。
氣象臺依據現有資料對天氣形勢進行了綜合分析判斷,7月6日開始,副熱帶高壓將有所減弱東退,但上海仍處在副高邊緣。
據最新預報,本周末至下周初,上海的日最高氣溫仍將保持在35攝氏度至37攝氏度。副高的東退,使得北方弱冷空氣有機會向南滲透,上海的午后將多有局部地區、突發的雷陣雨天氣。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