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畔,中興通訊正在規劃占地200萬平方米的生產研發培訓基地、華南城集團開始搭建占地350萬平方米的超大物流平臺、占中國總儲量1/4的“硅石之鄉”給了南玻集團光伏玻璃資源支撐……
河源的好山好水,讓四個“難以為繼”束縛多年的深圳優勢企業放開了手腳。
航嘉集團在河源建起國內最大的PC 電源生產基地,26.8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是深圳基地的4倍;在深圳租用1500平方米廠房的特靈通數碼將生產線轉移河源,自建1.5萬平方米廠房、手機產量增長10倍;西可通信2004年從深圳轉移河源、3次增資擴產,2010年的手機產值達50億元、出口額連續5年位居河源之首。
借深圳產業轉移之機,河源已形成深圳轉移企業“領軍”的產業體系和“深圳研發、河源生產”的合作格局。
好山好水,也吸引著深圳這個“資本洼地”向河源“溢出”。
恒泰豪公司投資太陽能光伏多晶硅片60億元,完善河源新能源產業鏈;梓盛發集團投資60億元,構筑“青山、綠水、溫泉”生態旅游區……
陳建華說,河源的好山好水引來了深圳的大手筆。王榮說,在河源的好山好水中,深圳的科技、資金找到了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