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政府投資,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項目進展順利,其關鍵性控制工程—東寶河特大橋已于八月初正式合龍。
東寶河特大橋位于深圳市與東莞市交界的東寶河入海口處,設計為(120+216+120)m跨徑的雙塔四索面矮塔稀索部分斜拉橋,采用塔墩固結、塔梁分離的三跨連續體系,橋型結構獨特,位于小半徑平曲線上(半徑為2000米),施工難度大,施工技術復雜。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起于廣州黃埔大道,終于南山區的月亮灣大道,與深港西部通道側接線對接,全長約89公里,是廣東“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是繼廣深高速公路之后,珠江三角洲地區又一條南北走向重要的高速通道,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將促進珠江三角洲穗、莞、深地區及香港經濟共同發展。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也是深圳市“七橫十三縱”干線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東莞與深圳交界的東寶河口,基本沿珠江口東岸布設,途經寶安區沙井、福永、西鄉及新安街道辦、終于南山區的月亮灣大道,與深港西部通道側接線對接。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主線長30.45公里,采用全封閉、全立交的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主線設計行車速度為100公里/小時,設計荷載采用公路I級,全線設福永、機場、西鄉及月亮灣4處互通式立交,并在線位上預留與外環高速之間的互通,同時在南頭村位置設置與南坪互通的接口。項目工程規模大,結構形式多樣。項目全線長約30.45km,其中橋梁長度約30.3km,占全線長99.7%,另有約18km長匝道橋。主線橋梁結構寬度40.5m。為目前國內最寬的海洋環境八車道高速公路長大橋梁,邊檢站特大橋橋面最大寬度達143m,是目前國內最寬的橋梁。項目永久結構混凝土用量約230萬方,用鋼量約35萬噸。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為項目除機場互通立交匝道及收費站以外部分(包括機場互通主線),二期工程為機場互通立交匝道及收費站部分。
一期工程計劃于2012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施工,力爭在2013年6月底前,確保在2013年9月底前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待深中過江通方案確定后實施。
一期工程2009年4月底開,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72.9億元, 約30.35公里長的主線橋梁、約18公里長的匝道橋梁下部結構基本建成,上部結構完成87%。目前,項目控制性工程蝦山涌及三圍涌碼頭段、前海收費站特大橋段等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后續路面及交安、機電等剩余工程即將陸續展開施工。(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 記者 陳虹) 實習編輯: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