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同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Z.002052)于12月初在北京推出全球首創“電視映像觸控技術”,僅十余天時間便聚集起26萬多“飛粉”,熱切期待“飛看”、“飛Phone”的面世。有行業內人士表示,其引發的一場全新的電視革命或將帶給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及數字視訊產業以巨大的歷史發展機遇。
據記者觀察,只有最新的輸入技術才能顛覆原來的產品。在PC和手機時代,微軟和蘋果領跑全球都是從輸入革命開始:如鼠標之于windows,實現了界面觸控、操作更簡易,不再局限于復雜的鍵盤和難懂的代碼操作;又如電容觸屏之于蘋果,實現了全面多點觸控,不再局限于單點觸控。也正因如此,蘋果利用互聯網重新發明了隨身聽,又利用電容屏多點觸控重新發明了手機,其產品的發展歷程從iPod、iTouch、iPhone、最后向iTV逐步演進,但是隨著喬布斯的去世,蘋果的iTV遲遲還未發布。手機電容屏多點觸摸輸入這一重大技術變革為蘋果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來,累計出貨量已達2.5億部,為蘋果帶來了1500億美元的收入;加長屏幕的iPhone 5今年內銷量也將達到5000萬臺,基本壟斷了國內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v使不斷有支持國貨者揚言不會使用蘋果手機,但仍撼動不了蘋果在國內市場的地位。
改變世界的天才喬布斯的策略就是從小屏逐步向大屏滲透。同洲電子董事長袁明表示,喬布斯最大的商業夢想就是蘋果電視,他始終沒有放棄在電視領域的創新,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技術趨勢。如果喬布斯還健在,他一定會做“大屏電視”,而且可能會率先帶來全球的電視革命。遺憾的是,他的iTV還沒來得及發布就遠離我們而去,如果他成功,他就會統一這個“視界”。喬布斯尚未成功的大屏創新夢想,一方面他的繼任者庫克也沒有放棄,截止到2012年11月 ,Apple TV銷量也達到了420萬臺,預計到今年底也將達到600萬臺,但這僅為iPhone系列的 1/40;另一方面更是點燃了世界各大巨頭對電視創新的極大熱情。
同洲電子也不例外。2000多名研發人員歷時十幾年,實現了全球首家推出的“電視映像觸控技術”及其應用“飛看機頂盒、飛Phone手機”兩款全新革命性產品,以創新的技術和應用,通過“飛Phone手機”獨有的電視映像鍵與“飛看機頂盒”配合使用,將電視屏幕的內容“映射”到手機或Pad上,通過操作手機或Pad來實現對電視低延時同步操控。做到了玩電視就像玩手機、Pad一樣簡單,為人們帶來全新的多屏互動體驗。這一重大技術變革,使同洲電子率先實現了全球的電視革命,徹底改寫了電視操作的歷史,做到了由大屏統一了小屏,圓了喬布斯統一“視界”的夢想。
做為同洲電子“電視映像觸控技術”的應用產品“飛看機頂盒”功能遠超Apple TV,不僅改變了電視、機頂盒的發展方向,而且改變了手機的發展方向,其“飛Phone手機”利用電視映像觸控、多屏互動將手機帶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其目的就是實現“電視映在手機上、手機來管控電視”,促進新多屏互動終端的發展,使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電視網無縫連接,更多的豐富應用將在以電視為中心的多屏應用中得到重新開發,實現電視產業從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高清超薄智能電視到電視映像觸控技術的第四次革命,讓三網融合應用暢行無阻。未來手機、Pad支持電視映像觸控技術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業內專業人士評價,同洲電子“電視映像觸控技術”是革命性、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不僅將改變全球電視產業的格局,而且將全面促進手機、Pad、機頂盒、電視、甚至電腦等終端的全面升級換代,更將促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廣電網升級到多屏互聯網3.0時代,特別是將為電信、移動、聯通和廣電的技術升級運營帶來深遠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擁有近4億部電視、 1億多臺數字電視機頂盒、近10億部在網手機、近4億部電腦、還有近2000萬臺Pad的年出貨量。據業內人士評估,“電視映像觸控技術”的出現將促進產品技術平臺、業務內容平臺以及運營與服務平臺三大部分建設,同時拉動集成電路、核心軟件、電視升級、電子元器件、網絡雙向改造和網絡設備等所有軟件技術、核心關鍵設備的相關產業以及動漫、游戲、電影電視節目等相關文化產業近萬億元產值的產業發展,并推動電信、移動、聯通和廣電及數字視訊產業上下游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創造出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和數以千億計的經濟增加值。
有著名財經研究評論認為,在過去的PC和手機兩個時代,基本上都是美國技術領跑全球。在基于電視多屏互動領域,除PC屏、手機屏、Pad屏外,中國企業攻克了近100年來傳統電視屏輸入難的世界性難題,將在電視領域領跑世界,從此多屏實現統一。同洲電子面臨著成長為蘋果式的世界級企業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為我國數字視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不僅有利于我國數字視訊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在國際市場的推廣應用,改變人類文明的傳播方式,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更將有望代表中國創新技術首次領跑世界。(記者 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