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們在深圳地區單月新增用戶的數量較之前水平有接近400%的增幅。”昨日,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負責人朱磊向記者透露,僅11月份就有600多家深圳企業成為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據了解,隨著上半年全球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廣東的外貿出口企業所受沖擊最為直接。深圳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激增,映射出中小企業大量選擇網上電子商務作為“突圍”出口困境的主要路徑之一。
網絡電子商務會員激增
阿里巴巴深圳分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深圳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選擇網上電子商務模式來拓展出口渠道。11月份,阿里巴巴在深圳新簽600多家客戶,幫助他們用電子商務拓展海外市場,新增客戶主要集中在龍崗和寶安兩區。相對今年前半年月均150家的簽約量來看,400%增幅意味著在短短的一個月里,中小企業進駐阿里巴巴的速度一下子翻了兩番。
朱磊分析,網上電子商務會員激增的原因一是深企敏感意識到電子商務洗牌的機會來臨,二是深企利用電子商務水平的普及率和應用水平最高,三是冬天里企業具有堅持到底和發展的強烈愿望。
據艾瑞咨詢的《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監測報告》研究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B2B電子商務運營商營收規模達14.3億元,同比增長32.4%。報告分析,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國外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消費需求明顯降低,對中國出口訂單縮減,加劇了出口困難的局面,因此運營商在開拓新付費客戶上遭遇到阻力。”
深企引領“渠道”創新
在外貿形勢趨緊之際,中小企業的創新成為被動的選擇。領航實業(香港)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輝表示,“在這一輪突發的經濟危機中,中小企業一下子面對國外訂單萎縮、人民幣升值、現金流不足等多重困難之下,創新成了唯一的突圍辦法。”
劉輝不無憂慮地說,這個時候企業再想創新可能會面對“心有余而力不足”,創新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另外創新啟動后的收益也要一個時間段才能顯現出來,那么企業如何突破這兩個瓶頸是關鍵。
有關專家表示,創新的多元性意味著企業可以從諸多創新環節中,選擇成本最小、見效最快的環節入手,“外貿出口渠道的網絡化創新,應該成為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與此同時,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買家越來越多地依賴電子商務渠道采購中國商品。據阿里巴巴注冊海外買家數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海外買家猛增130萬,同比飆升74%,截至今年9月30日,海外買家注冊總數已達690萬。在經濟環境逐漸惡化的時候,互聯網的優勢突顯,根據第三方數據(ALEXA)顯示,阿里巴巴流量明顯提升。
針對海外貿易形勢的悄然變化,市場意識敏銳的深企正在變被動為主動地調整適應。從數據上分析,深圳阿里巴巴用戶規模在居全省之首的基礎上,今年下半年以來的增長速度繼續領先全省。這意味著深圳出口型中小企業外貿渠道轉型的進程已經成為珠三角地區的標桿。
B2B市場競爭加劇
隨著深圳中小企業進駐電子商務平臺的數量不斷增加,B2B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據了解,目前在深圳提供B2B電子商務服務的公司主要由阿里巴巴、環球資源網和中國制造網,3家企業分享了深圳超過95%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阿里巴巴的“中國供應商”會員有3500多家,約占深圳市場容量6成,占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總數的1/10。
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B2B電子商務網站之一,阿里巴巴于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的經濟實力和長遠發展能力處領先地位。環球資源是老牌的B2B外貿網站,環球資源的收費會員價格大多在10萬元以上,門檻較高,通常小企業難以承受。中國制造網總部位于南京,是一家行事低調的網站,其優勢主要集中在服裝、工藝品、交通工具、機械等幾個行業。
“盡管3家公司都提供電子商務平臺,但是服務內容和產品設計有所不同。”歐丁國際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黎燦紅從自身的經歷上看,阿里巴巴原本針對中高端客戶,推出的產品價格也相應較高,但對于熟悉電子商務產品功能的用戶來說,競爭優勢相對明顯。歐丁國際電子公司去年剛從中國制造網轉入阿里巴巴。
業內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推出“入門級”產品價格不到2萬,對整個行業將產生洗牌作用,進一步加劇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而對嗷嗷待哺的出口型中小企業來說,低成本、見效快的電子商務模式是他們所迫切需要的,眾多中小企業主希望在這場洗牌中享受到性價比更高的電子商務服務。(記者 楊柳純)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