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深圳市政府唯一授權允許經營文物監管物品的文化專業市場,是深圳乃至華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古玩文化產業基地,已入駐各類經營商戶2000多家,展示包括古玉、陶瓷、翡翠珠寶、民族工藝品、根雕、奇石、書畫等數千種商品,年交易額達數十億元,聘請的文物鑒定專家、學者、書畫家與高級藝師近千名。
深圳古玩城充分利用南國窗口的地理環境,以中國古代玉器為龍頭,對外廣泛團結臺、港、澳古玩商家,一直致力于疏通海外傳世文物回流渠道;對內則積極響應政府文化立市號召,致力于宏揚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積極投資軟硬文化環境改造,提升文化品味;充分認識到祖國八千年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積極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路子,不斷增加企業的文化含金量,以文化品牌效應帶動商業發展,求品味,立信譽,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一、玉器全集 人文類聚
深圳古玩城最令人矚目的文化特色是中國玉器。中國玉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八千年華夏文明息息相關;與華夏文化緊緊相連;與中華歷史絲絲入扣;與中華民族生活環環相接,其文化信息蘊藏十分廣泛且深厚。故宮博物院著名玉器專家張廣文先生說:“我以為玉乃中華靈魂之所在,懂得玉,可懂得中國精神。”
然而,古代玉器又是所有歷史遺存藝術品中較難于鑒別、鑒定的,其所涉及的知識面過廣,程度太深,令許多學者都望而卻步。然深圳古玩城也恰看準這一點,知難而后才能迎頭趕上,廣攬人才,廣交朋友,力邀國際著名藏家和專家,努力堤高自身品味和素養,故短短幾年,立刻打響了玉文化產業品牌,被譽為與北京、上海古玩城齊名的古玩界鼎立三足之一。
在卓少東的倡導下,臺、港、澳古玩界巨頭紛紛加盟,如被各地媒體譽為世界華人最大買家的香港瓷器界翟健民、鄭健生,香港玉器界蔡氏家族,臺灣玉器界劉氏家族等,再加上卓少東本人,無論資金、規模、信譽及鑒賞品味都已受國內外業界公認和尊敬。其中《卓玉館》館藏玉器近 2萬件,高居國內同業榜首,展廳1000余平方米,裝飾典雅;加上臺灣劉氏《齊魯會館》、李氏《仁和堂》、周氏《錦和堂》、黃氏《梵宇堂》;香港蔡氏《古雅閣》、鄭氏《清雍齋》、葉氏《他山堂》等等,其庋藏寶玉上至紅山、良渚,下遞明清、當代,洋洋十余萬件,價值數百億元。更有不少經營世家,收藏名家,鑒賞專家加盟,可謂玉器全集,人文類聚,各有千秋,獨領風騷。
除了玉器外,古玩城的明清官窯瓷器也舉世仰望。翟健民和鄭健生,普通的中國名字,卻已頻頻出現在英國法國等報端,被歐洲媒體譽為“中國藝術品最大的買家”,其庫藏二百多件官窯器,最低件市值 200萬元,最高如成化斗彩雞缸杯小如鵝蛋,如今市值已近一億港元。就在去年底,翟健民又在香港以1.15億港幣競得乾隆琺瑯彩雙耳瓶,被美聯社及香港各大媒體以頭條新聞報道,轟動中外。
今天的古玩城,其文化珍寶實難以量計。如古代鎏金銅佛像近五百尊,小僅盈掌,大如巨斗;古代各類材質印章近萬方,已引起中國印學博物館高度重視,赴浙江博物館的邀請展也正在籌備之中;其它如竹木牙根,奇石珊瑚,水晶瑪瑙,古籍善本,錢幣郵票,剪紙泥人,布陶手工等等,亦萬紫千紅,異彩紛呈。
二、樹《華夏遺珍》品牌 促傳世文物回流
深圳古玩城地處祖國南大門,立足于臺港澳交通要道,以海外文物回歸祖國為內涵的《華夏遺珍》的主題特展,成為深圳古玩城的鮮明文化品牌,至今已成功舉辦九次,絡續編緝印行了三本《作品集》。 2006年文博會期間,將同時舉辦《華夏遺珍·古代水晶藝術特展》和《華夏遺珍·古代緙絲作品特展》,并正在編輯出版作品集。深圳古玩城在文物征集、安全貯藏、交流渠道、委托保險、往來迎送、作品編輯、文化宣傳、后勤服務等方面投入巨大,工作細致,經驗豐富,因而每次特展不僅從未出過差錯,且非常成功。深圳古玩城實際上已成為國內公認的海外文物回歸集中地。自2003年以來,僅卓玉館、齊魯、清雍齋、仁和堂、他山堂幾家就收購回上千件國寶級的珍貴玉器文物。特展不僅贏得內地無數古玩玉器藏家和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國內多家重量級拍賣行還相繼在我古玩城征集重要拍品,并先后舉辦玉器專場拍賣會,中國玉器價格也一路走高,這在2003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深圳古玩城以其巨大的影響力,直接導致中國玉器文化雄風重振。如今無論古玉藏量和品味,抑或中國玉文化推廣之力度,均已超過北京上海而名列國內第一。玉器和中國玉文化成了深圳古玩城的核心產業力量,令全國所有古玩業望塵莫及,更是深圳市值得標榜、值得珍惜的無價之寶和社會財富。
三、積極建設文化產業 打造南國潘家園
深圳古玩城自成立以來,董事長卓少東十分關注文化建設,心靈深處透出的是對祖國文化的執著崇敬與偏愛。他充分認識到祖國八千年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積極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路子,不斷增加企業的文化含金量,以文化品牌效應帶動商業發展,求品味,立信譽,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首先,堅持每年春秋二季定期舉辦《全國古玩藝術品交流會暨中國玉雕大師精品展》,至今已舉辦9次,每次參展商平均一千家以上,參觀人數每次最少近十萬。與《華夏遺珍》一起,深圳古玩城著名的兩大文化品牌對海外文物回流,促進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影響之大,聲名遠播,倍令同業矚目。
其次,除古代玉器部分外,深圳古玩城也涉足當代,它組織了建國以來國內首次“中國玉雕大師精品展”,并以品牌形式固定為每年二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5屆。當代玉器四巨頭夏惠杰、李躍、孫世基和蔣友如,及上海、揚州、蘇州、北京等幾十家玉雕廠家和獲天工獎玉雕大師先后紛紛加盟,共襄盛舉。每次展會一古一今,交相輝映,群賢畢至,風云際會,為消除行業岐見,杜絕無序競爭,樹立行業新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頁獻。
第三,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斥巨資承辦 2004年首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之“中華國粹”專館,力邀海內外250家業內同仁參展,為來自海內外業內同仁提供了一個高級別、國際性的交流與交易平臺。5千平方米的展館規模宏大,拍賣、表演、鑒定、交易、洽談、新聞發布場面熱烈,參觀參與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而成為首屆文博會亮點,受到媒體及大眾的普遍關注而美譽遠播;而今年又作為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六大分會場之一,其內涵、規模將更加注重品味和影響力,加上政府大力扶持和支持,更會好戲連場。
第四,作為首屆深圳國際文化旅游節分會場,深圳古玩城特別組織了著名的"一會六展",即第九屆《全國古玩藝術品交流會》、《玉雕大師翡翠特展》、《華夏遺珍古印特展》、《華夏水墨畫廊當代杰出畫家作品展》、《鄭文緘木化石雕刻展》、《君子樓王秋奇水墨畫展》和《福根緣根雕藝術展》,真是琳瑯滿目,異彩紛呈,加上各種拍賣、講座、鑒定和表演活動,整個深圳古玩城笑語歡聲,高潮迭起,處處是景,家家熱鬧,讓許多中外游客流連往返。
第五,在中國玉文化品牌效應影響下,深圳古玩城還大力倡導中國茶文化。中國是茶文化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深圳古玩城從茶樹的原生地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直接引入云南普洱勐海、海灣等資深廠商,重現茶馬古道,目前已形成深圳市最大的號稱"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文化交流、博覽批發基地,現有茶葉商戶五百余家,其中最大一家場館面積達四千平方米。因為力邀國際著名"世界普洱茶王"鄒炳良和白水清加盟,品茗悟道,高手云集,勢若排山倒海,輔以系列的茶藝茶道表演和大型《古今紫砂壺器特展》,深圳古玩城的茶文化品牌也已巍然矗立。同時,深圳古玩城全力打造集茶道、商務休閑、展覽、講座于一體的高品味《卓氏茶坊》,將于文博會前向市民開放。
第六,擁有深圳市最集中的大型中國書法、中國畫藝術展館五十多間,已建成的《卓氏畫院》《華夏水墨畫廊》等場館面積都在一千平方米以上,包括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廣州書畫研究院等在內的一百多位國內實力派、學院派藝術家作品將于今年五月文博會前閃亮登場。字畫是最具東方文人意韻的中國傳統經典藝術門類,格調高雅又平易近人,歷史悠久而雅俗共賞,生命力特強,市場潛力巨大。深圳古玩城將聯合國內資深鑒定家和畫廊,突出品味和信譽,從正面引導深圳字畫市場,再樹文化產業新品牌。
第七,深圳古玩城每周周末著名的淘寶市場也已成熟,基本商戶有二三百家,市場比肩接踵,熙熙攘攘,四兩千斤,聲名遠潘。而凌陽珠寶城,則清一色來自有"世界半寶加工廠"聲譽的汕尾可塘,直接經營著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半寶原料及其制成品,素有價廉物美,緊跟世界潮流的聲譽,也頗受民眾喜聞樂見。
有人說,去深圳古玩城"城中方三日,世上已千年。"誠如斯言。在古玩城,你不僅可看到聽到學到平時無緣的人和物,更可以僅花較少的時間而領略體驗一下華夏數千年的文化真諦,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化及人生品味。深圳古玩城龐大的經營規模和品味,已被大眾和媒體稱為"南國藩家園"。
四、專家關注 領導珍視
深圳古玩城的異軍突起,不僅引起海內外同業的高度關注,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珍視。
深圳市區委及政府領導人多次來古玩城視察和現場辦公,為古玩城的發展提供指導意見,并積極支持和鼓勵古玩城成為深圳文博會分會場。 2006年,羅湖區區政府又特別財政拔款幫助古玩城進行外部環境改造。這極大地鼓舞了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的信心和決心,無疑讓深圳古玩城如虎添翼。
2004年和2005年,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兼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先生先后兩次專程來深圳古玩城調研,對深圳古玩城的發展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對古玩城以“文化立市”為已任,搭建海外文物回流平臺的實踐給予充分的評價和肯定。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玉器研究頂級權威楊伯達先生更是多次來訪,并題字鼓勵;
故宮博物院著名玉器專家張廣文教授在參觀了深圳古玩城藏品后,萬分感慨地寫了這樣的話:“深圳卓玉館的出現,是民營文博業一大幸事,而館主卓少東先生本人,也可說之玉器收藏界的一個有為之人。他完成了一般人艱難獨立進行的工作,功績顯赫。”“在我的視線當中,私人的玉器專業博物館,無論場館品味及藏品的豐富性還沒如此規模的(張廣文:寫在《卓玉館館藏精品賞鑒》的前面)
廣東省文化廳的主要領導也多次視察深圳古玩城,認為深圳古玩城的建設和發展,對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另外,前國家文物局長、現山西省副省長宋北彬,國家文物局駐英國海外文物收購站的錢偉鵬,國家文物局揚州培訓基地的資深教授楊震華,省、市各級文物辦、鑒定站以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文玩藝術品鑒定專家和學者也多次造訪深圳古玩城參觀考察和講學,在充分肯定古玩城成就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作了多次卓有成效的學術演講和講座,極大地鼓舞了深圳古玩城的士氣,增添了古玩成文化含金量。
五、文化互動 媒體厚愛
作為羅湖區政府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深圳古玩城獲得了 2003年“深圳市百家誠信企業”的榮譽。在企業經營上,古玩城開創性地提出了“立足文化產業、向立體化、系列化、精品化、國際化方向不斷創新和調整”的整體運營思路,倡導企業團隊以“跨越每一個現在”為企業文化精神,強調自我學習與高水準服務性質,以“創一流市場,集優質商群”為發展目標,開創了深圳古玩城的輝煌。他十分關心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文化與社會新聞媒體互動效應,亦獲普遍好評。深圳古玩城一直堅持編輯報紙《深圳古玩城》報,積極建設《深圳古玩城》網站,以倡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其《深圳古玩城》報內部發行每期二萬份以上,2005年榮獲深圳市優秀企業報刊獎。其論文《文化和品味》榮獲深圳市出版業協會2005年好新聞卷首語特等獎。并受中央電視臺、深圳電視臺、浙江長城影視香港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專題采編播報,國內外多家報刊也作了多次正面報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深圳古玩城起步雖晚,卻仿如磁石,宛若川海,憑借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無盡魅力,不斷吸引著藏家經營者和游客前來,成為深圳這座城市最有趣味、令人陶醉的靚麗景點;作為一個民營企業,深圳古玩城也為深圳這個年輕國際性大都市培育一片優秀傳統文化的郁郁“綠洲”而盡了最大努力。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