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芯邦微電子有限公司由歸國留學人員創辦,是一家致力于移動存儲和多媒體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系統級芯片的無晶圓半導體設計廠商。
人均產值40萬美元(行業平均值為6萬美元),USB閃存控制芯片市場占有率為50%。目前,芯邦的USB2.0 /1.1系列產品已經成為U盤主控芯片主流產品,單月出貨量占全球市場的35%。
芯邦微電子:真金白銀的時代即將到來
2007年12月07日電 “芯邦要上市了。”今年下半年開始,這個消息不斷在業內流傳。深圳芯邦微電子公司及其總裁張華龍也變得越來越低調。張華龍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07年7月12日的“清科-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 強”頒獎現場,此后即從公眾眼前消失。
不久,芯邦的網站上出現招聘財務總監的信息,要求有香港或美國上市公司的操作經驗,熟悉在香港上市的流程及上市的中介機構,具有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或會員資格。11月3日,芯邦又開始招聘公司上市籌備辦公室高級秘書。
這一切都表明,芯邦真的走在通往IPO的路上。據知情人透露,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股權設計和架構重組,為在香港上市做準備。
事實上,4年來,芯邦一直在為上市融資做準備。
2003年,在美國主持過世界一流集成電路芯片研發的張華龍帶著一腔熱情回國創業。當時全球市場八成U盤的產地集中在深圳和東莞,但U盤的核心器件“控制芯片”,卻一直被海外供應商控制,不甘落后的芯邦至此走上了以創“芯”改變行業格局的道路。
任何一款芯片要取得成功,都必須既得掌握核心技術,又要產品性能穩定可靠,并有效控制住成本。在技術上,芯邦擁有十足的底氣和實力,公司核心團隊具有多年芯片設計經驗,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65%以上,張華龍本人在美國主持設計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就被廣泛應用于思科、IBM、戴爾等跨國公司。經過近兩年的技術攻關,芯邦自主設計的U盤控制芯片USB2.0/1.1以“高可靠性能、驗證設計可重復使用、功能上可以通過快速修改外部軟件兼容多種flash”等創新突破震撼業界,一改過去只能通過調整芯片來適應新產品的狀況,一上市就顯示出極強的競爭力。至2006年底,芯邦的第一代USB閃存控制芯片出貨量已經超過5000萬片,單月銷售量突破450萬片,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40%。2006年,芯邦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人民幣,人均產值40萬美元,遠遠高于行業平均值6萬美元的水平。
2007年1月,第二代閃存控制芯片CBM2090投放市場,芯邦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提高到了50%。今年4月SD/MMC存儲卡控制芯片順利投片,原本由臺灣廠商壟斷供貨的這款芯片助推芯邦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今年芯邦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000萬—5000萬美元,實現稅前利潤1500萬美元,人均創產值50萬美元。
有了良好的創新機制和業績,芯邦兩年前就開始了股權的設計。2005年7月,Intel風險投資基金與聯想共同出資 250萬美元投資芯邦微電子,成為芯邦的重要股東和上市推動者。當年12月底,芯邦實行全員期權計劃。如果芯邦明年上市成功,芯邦員工的“紙上富貴”即將變成真金白銀。
但張華龍的野心遠不止此。在2005年的一次芯邦高管例會上,張曾肯定地說:“中國的發展這樣快,市場這么大,在未來5—10年,我們要是做不到1個billion,那就不能算作成功。”當時在座的高管疑惑中伴著興奮,因為2004年中國IC設計產業的總產值也就是10億元。(來源: 商務周刊 作者:吳金勇)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