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今年以來,天津市進一步拓展政策實施范圍,建立了面向全部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幫扶制度。
為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今年以來,天津市進一步擴大了政策扶持范圍,將服務型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稅收減免、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擴大到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將崗位補貼政策由公益性崗位擴大到吸納就業困難群體的各類用人單位;將鼓勵失業人員自謀職業的資金扶持政策,由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擴大到所有登記失業人員。進一步拓展政策標準和內容,對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在給予養老、失業、醫療三項保險補貼的基礎上,增加工傷保險補貼;對再就業基地吸納失業人員的,工資性補貼調整為按最低工資30%給予補貼,并取消了10萬元的最高限額。
此外,天津市擴大了援助范圍,建立面向所有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制度。今年,力爭“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中有就業能力的人員全部實現再就業。同時,將被征地農民和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范圍。鼓勵他們從事養殖業、設施農業和手工編織業,給予項目扶持和設施工具支持。對其中仍不能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單親母親家庭,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
天津市還將逐級建立城鄉困難群體就業的月報和月調度制度。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聯系與溝通,對生活特殊困難人員開展即時救助,不讓一家一戶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