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尾魚苗投放各水域
市水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海河這樣的大型水域,這種方法也是極為有效的,繼6月份投放400萬尾魚苗后,市水產局日前又一次在海河劉莊浮橋親水平臺進行增殖放流活動,投放鰱魚、草魚等240萬尾,截至目前共有640萬尾魚苗游進海河。今年年底,本市還將向海河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400萬尾。
另外,靜海縣畜牧水產部門近日也在雙塘鎮西雙塘村的鳳凰湖投放了8.5萬尾魚苗,截至目前,靜海縣已在獨流減河等自然公共水域投放草魚、花白鰱、魴魚、梭魚等魚苗170余萬尾,以改善當地水域生態環境。
■讀報幫助
魚兒“清道夫”的工作原理
草魚、花白鰱、鳙魚、魴魚、鯽魚、梭魚等都屬于濾食性魚類,可有效消耗掉水中的生物,減少水質的富營養化,從而改善、修復河湖、池塘的生態系統,實現水質良性循環,重建水域生態平衡。
據測算,鰱魚每增長1公斤,就能消耗40-50公斤藍藻,一條鰱魚每年可長3-4公斤,可吃掉150公斤左右的藍藻。另外,成年鰱魚可儲存一定比例的氮、磷,通過捕撈鰱魚,又可將水中氮、磷帶出,進一步降低了水體富營養化程度,使水體形成一個有效的生物鏈。
來源:每日新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