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為全市人民興辦20項民心工程是天津市的優良傳統。昨日(22日),記者從天津市建設交通委了解到,近五年來,市建設交通委承擔了近30項民心工程,內容涉及提升市容環境、改造水氣熱管網、建筑節能、緩解出行難等多個方面。今年市建設交通委將重點解決中小學、幼兒園、醫院、商業區的擁堵節點33處。利用地鐵地下通道;建設人行過街設施20處、安全島40處,方便群眾出行。
新建住宅9755萬平方米
五年來,本市住宅新開工面積975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7751萬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3平方米,比第九次黨代會之前的2006年人均住宅面積增加了7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普通商品房為主體,廉租房、經濟租賃房、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等在內的分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累計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4262萬平方米,為中低收入群眾提供了71萬套保障性住房。
新建一批停車樓及天橋
五年來,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1400萬平方米,使28萬戶群眾受益;更新改造燃氣舊管網617.5公里,新增燃氣主干網1686公里;改造二次供水設施2020處,完成53.5萬戶居民戶內自來水和燃氣舊管道更新改造;改造了中心城區白堤路、西南樓等一批積水片;新建西安道、大沽路、華龍道和食品街等停車樓,利用立交橋下增設停車設施,新增一批停車泊位,緩解中心城區停車難;在繁華商業區、重要路口、快速路等人流密集路段建設人行天橋70座,增設交通安全島75處,方便群眾出行。
三年水環境治理已完成
近年來,本市生態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完成了三年水環境治理任務,改造大沽排污河等40條河道。新建改造60座污水處理廠,2011年又新建了張貴莊污水處理廠,2011年底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拆除10噸以下燃煤供熱小鍋爐345臺,小鍋爐并網面積達1459萬平方米,中心城區基本消滅燃煤供熱小鍋爐。實施了一熱電供熱改燃工程,確保了30萬群眾溫暖過冬。完成老舊住宅供熱補建356萬平方米,使7萬戶居民告別了燃煤取暖的歷史。新建了貫莊、雙港、青凝侯等一批垃圾處理設施,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3%。本市大板樓改造、天津大道綠化等9項工程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工作展望
今年 18座供熱鍋爐房改燃并網
實施中心城區道路擁堵治理,今年將重點解決中小學、幼兒園、醫院、商業區的擁堵節點33處。利用地鐵地下通道,建設人行過街設施20處、安全島40處,方便群眾出行。
實施供熱改燃工程,用五年時間投入100億元在中心城區和濱海核心區消滅供熱燃煤鍋爐。我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核心區現有燃煤鍋爐房供熱面積為11685萬平方米,共涉及改燃并網鍋爐房163座465臺。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啟動,力爭年內完成改燃并網18座供熱鍋爐房。實施改燃后,全市熱電聯產和清潔能源供熱比重達到62%以上,比2011年底提高30個百分點。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357萬噸,讓百姓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氣。
今后五年 220萬戶居民軟管改造
今后五年,市建交委將重點開展四個方面工作,讓更多的群眾得實惠——結合全市舊樓區綜合整治,對全市300個舊小區,認真開展“三管、一灶、兩提升”等15項建設,提高供水、供氣、供熱服務保障能力。特別是針對燃氣用氣安全,對全市220萬戶居民分批進行軟管改造和灶具更新,確保居民用氣安全。對3600萬平方米既有建筑實施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徹底改善舊樓區居民的生活環境。
此外,本市還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按照國務院保障房會議精神,今后五年本市將新建設保障性住房2930萬平方米,占新建各類住房比重的32.6%,進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眾住房條件。
來源:城市快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