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有“不到西安,不算到中國;不看兵馬俑,不吃老孫家羊肉泡饃,不算到西安”的說法。4月6日下午,參加第六屆全國網絡媒體陜西行的編輯記者們走進老孫家飯莊,體驗到了清真飲食的文化魅力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真諦。
走進老孫家飯莊之后,發現果真是與眾不同啊,里面竟然還有一個“西部清真飲食博物館”,館里的微縮版仿古小街栩栩如生,仿佛還能聽到小販叫賣的吆喝聲,和買家討價還價,舌顫蓮花的情景;小孩子吵著要父親給買糖葫蘆,最終得償所愿的歡呼聲;大家一邊咥飯一邊聊著天的熱鬧場景,儼然一幅清真餐飲盛況的立體的“清明上河圖”,編輯記者們連連驚嘆拍照。還有老陜咥泡饃的銅質塑像引得編輯記者圍觀拍照爭相合影。泥塑作品“坊上風情”,再現了五六十年代西安回坊街道的繁華。“老孫家”歷年來使用過的盛裝羊肉泡饃的大碗和曾經用過的廚具在櫥窗里一一成列著……
參觀完博物館,大家一上飯桌,頓時有點傻眼了,這一摞看起來不太好消化的燒餅是直接吃的嗎?為啥每人桌上還放著這么大一個空碗呢?終于有人出來解惑了,原來這就是正宗的老孫家羊肉泡饃,原來竟然要自己掰的啊。“先把餅掰成四塊,再拿起一小塊劈成兩半,從里面順著往外掰……”有經驗人士開始教我們怎樣能更方便地掰出大小適中的饃來。看起來也不是很大一塊餅,但是掰了估計快有半個小時才勉強掰完,感覺手好累啊,肚子好餓啊,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嘗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等烹好的饃上桌之后,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果真是美味啊,自己掰的就是不一樣,好大一碗,竟然不知不覺間全消滅了。吃完一看,大家都吃得好干凈啊,好多人都拿著空碗頂在頭上拍照留念呢。果真印證了那句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啊!
老孫家飯莊始創于1898年,是名符其實的清真老字號品牌,所經營的牛羊肉泡饃,1997年被中烹協授予“中華名小吃”,2002年在國際美食展中被評為“國際名小吃”,經營的數十種清真大菜和粉蒸羊肉、白云章酸湯水餃、白云大包、芝麻燒餅等數十個小吃,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陜西名小吃”。在第五屆全國清真烹飪技能大賽中,飯莊代表隊榮獲一金四銀一銅,取得了陜西省獎牌總數和金牌總數第一的好成績。在首屆陜菜品牌創新大賽中,“清真風味迎賓宴”榮獲“金牌陜菜名宴”和“陜菜金牌宴席獎”,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清真餐飲企業之一,陜西省、西安市的重要涉外接待窗口。
西安牛羊肉泡饃的吃法很獨特。一一都要按照客人要求去烹制。飯上桌之后,要向顧客介紹專配的幾種小菜調法和吃法。
1.掰饃:客人入座,請用餐人把手洗凈,自己用手去掰。而掰出的饃粒,應以包谷豆或蜜蜂頭大小才便于入味,烹飪才能粒粒香。掰饃的的過程中,客人之間可以一邊掰饃,一邊聊天、交流。
2.吃法:分干泡、口湯、單走、水圍城四種吃法,第一種是干泡,它的湯汁都收在了饃里;第二種是口湯,吃完后碗里有一大口鮮湯;第三種叫水圍城,它的湯汁較多,與饃的關系像秀水圍繞錦城;第四種叫單走,它是一邊喝湯吃肉,一邊就著發面燒餅。不管哪一種制法,吃起來都鮮美無比,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或更替選擇增加新鮮感。
3.小菜:吃泡饃要配三樣特別的小菜:一是糖蒜,它殺腥去膩;二是辣醬,它刺激食欲;三是香菜,它清香爽口。這三種小菜不僅是吃泡饃必須的調味品,而且富含維生素C,其中的辣醬和香菜還富含胡蘿卜素。
4.食用泡饃的正確方法:應該是“蠶食”:不要亂攪,要就著糖蒜、辣醬和香菜,像蠶吃桑葉一樣,直到吃完,行家把這種吃法叫“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