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橄欖綠的軍裝,一位中年男子拿著玩具手槍蹦蹦跳跳,重溫兒時玩“兵捉賊”游戲的快樂回憶。和他同行的女士們忙著從衣架上的60件戲服里找到自己心儀的一套,希望拍出自己最美的瞬間。
馬良,著名的畫家和攝影師,給前來拍照的顧客準備了夢幻的場景,讓他們能夠盡情釋放想象力,擺出創意十足的姿勢。
這位40歲的攝影師有著有點兇的外表:光頭,牛眼,絡腮胡,下巴的那一撮還被編成了辮子,脖子上掛了兩條粗銀鏈,右臂上還有紋身。
但是,這位彪形大漢會做鬼臉,并拿起會發出怪聲的玩具小雞逗被拍的人笑。拍完照的粉絲們來索要簽名時,馬良也會回個圣誕老人般燦爛的笑容。
2月17日以來,馬良和他的六人團隊走遍中國。他們用卡車裝著道具和服裝,計劃要前往35個城市,每到一處,會在當地朋友提供的場所里搭建起一個臨時的照相館。這個場所可以是一輛古董公共汽車,也可以是某個人家的后院,或者是美術館的展覽廳。想要馬良操刀拍照的人們,可以通過新浪微博報名。
馬良稱這個項目為“移動照相館”。這是一份回饋他的粉絲的禮物,同時也是送給這個“需要更多正能量”的世界的禮物。
“踏上這段旅程,我想證明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可以是簡單并且溫暖的,不涉及金錢,也沒有懷疑,”馬良說道。
“我感激你能喜歡我的作品,所以我給你拍照;你來的時候給我帶瓶水,因為你想謝謝我能不遠萬里地過來為你留影。我們倆都很開心。”
完成了9月22日在廣州站的最后一天拍攝后,馬良已經給超過1300人拍過照。每個人他都會拍上100來張,然后挑出最好的一張,打印出來,小心翼翼地放進他設計的相框里,送給對方。
馬良和他的團隊已經上路8個月了,計劃中的35個城市還剩下5個,將會在10月底完成。
雖然這位國際上屢獲大獎的知名攝影師的作品價格可以高達十幾萬,但是他沒要前來移動照相館拍照的人一分錢。
雖然花費約一百萬的“移動照相館”讓他瀕臨破產,他還是連捐款也不收。
“我們需要徹底的、干凈的浪漫主義。我希望證明我們能夠不要回報地做一些事,僅因為我們關心并且信任對方,”馬良解釋道。
然而,馬良承認當他看到一些被拍的人毫無感激之情時,心里還是會難受。他記得廣州站拍攝第二天的時候,早上來的頭兩個年輕人,看著馬良和他的兄弟們費力地搬著道具,卻只是袖手旁觀。拍完照甚至沒有說一句謝謝。
幸虧大部分的參與者還是理解了馬良通過移動照相館想要傳遞的信息:互相關心,互相信任。
安韻儂和她的朋友,兩人都是20歲的大學生,拍完照后留下來幫忙分類、放好道具和服裝。
“和馬良老師為我們做的相比,我們幫的忙微不足道,”她說道。
“現在中國很多人都覺得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必須要有錢才行。馬老師讓我們相信不是有錢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錢同樣也可以拍到自己想拍的照片。對此,我非常感激。”安韻儂是馬良的超級粉絲,擁有一張馬良老師操刀的照片是她的夢想。
通過移動照相館,馬良發現了藝術的意義。
“藝術不應該只是博物館里的展品,或者拍賣師槌子下的高價品。藝術最終的目的是給人以安撫和幸福,”馬良闡述道。
“我希望能夠做真正有用的藝術,和普通人分享藝術能帶來的安慰和快樂。”
一路走來,移動照相館里有太多感人的瞬間。
在江蘇南通,一對面臨著“畢業等于分手”的難題的大學情侶來到了馬良的移動照相館。他們不知道前途如何,只希望馬良能夠為他們拍下有可能是最后一張合照。他們肩并肩地坐著,沉默不語。
在四川成都,一個年輕的女孩帶來了她的男朋友。男孩在一場交通意外中臉部受傷,幾近毀容。女孩說希望男孩看到馬良鏡頭里帥氣的自己后能重拾自信。
“生活很不美好,但是藝術能夠保護人們不要被殘酷的現實擊潰。我的照片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但是能夠溫暖他們,”馬良說道。
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相信照片是最好的禮物。“照片和時間有關。隨著時間的流逝,照片會愈發珍貴。它留住了轉眼即逝的瞬間,幫我們記住每個人生階段,記住我們遇到的重要的人,”馬良解釋道。
他是老照片的狂熱愛好者,過去十年在二手市場里買了幾千張老照片收藏。
他對老式照相館的留影方式同樣著迷,喜歡在精心設計的背景前拍照,即使現在已經是數碼相機的時代,想拍張照,好像只需咔擦按下快門就好。
“我相信照相館里攝影師和被拍者即時的情感交流是無可替代的,”馬良說。
徐晶帶著她20個月大的女兒來馬良的移動照相館拍照。
“小時候,每年我們全家都要去照相館合影留念。雖然背景非常簡單,但是我對于能夠和爸媽一起完成這個‘儀式’,拍出漂亮的全家福感到非常興奮。我希望我的女兒也能有這樣的經歷,”這位31歲的媽媽說道。
她承認自己現在已經很少去照相館拍照了。“現在照相館越來越少了,即使有,很多也是在推銷昂貴的、做作的藝術照套餐,”徐晶抱怨。
移動照相館這個項目10月份結束后將是一去不復返。馬良并沒有計劃要再做一次。
“這是一趟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旅程。我不確定將來自己是否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再走一次,但我確定多年后人們看到我給他們拍的‘老照片’,將會想起我們的移動照相館是如何走進他們的生活,用善意溫暖他們,”馬良說。
馬良其人
馬良以“荒誕”的攝影風格著名。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女人拿著一個會吹出一團團棉花糖的機器,看到郵差騎著綁了降落傘的自行車要從高樓天臺往下跳。
他在名為《西游記》的作品上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親手掛起了500個燈泡,雕刻各種泥塑,給仙鶴模型做頂小小的頭盔,然后把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東西擺在同一個場景里,讓照片看上去是那么地匪夷所思卻又引人入勝。
“我獻給你的作品里從來不曾有現實,只有無邊的環境,”馬良在關于《西游記》的紀錄片開頭里寫道。
“我希望您將那些作品視為是一個您可以任意破解的謎題。您不需要理解我的作品,只需要微笑著和他們游戲。”
馬良強調他并不覺得自己的作品“荒誕”,因為它們表達了他真實的情感和對現實的看法。
他的新書《坦白書》給了讀者一把解開令人眼花繚亂的照片背后的情感和想法的鑰匙。
這本9月面世的新書里有超過80張馬良過去十年的攝影杰作。同時,攝影師也分享了這些作品的靈感來源。
在書里,馬良還打開了童年記憶的寶盒。其中一件事發生在馬良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一只小老鼠跑進了課室,學生們尖叫起來,還不停跺腳。馬良也跟著跺腳,“既然大家都在跺腳”。
故事的最后,是馬良踩死了小老鼠。
“我永遠記住了那種愚蠢地奪去別人生命的恥辱,”馬良寫道。
文章的結尾,馬良說他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就是那只小老鼠,在無數的雨點般跺下來的腳里逃命。
“再后來,我發現我們都在跑,這世界上誰也逃不掉。”
八年前,這名理想主義者、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藝術家放棄了作為一名電視廣告導演的成功職業生涯,從零開始做攝影,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吃盡苦頭,但他仍然挺過來,取得成功。(中國日報記者 許靖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