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條黃金法則讓達西村社會穩定,經濟大發展
在民族團結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只要大家認可,按家庭實有人口每月每人領取200元獎勵。從1991年至今,已連續表彰了23年,表彰民族團結模范近3000人次,累計發放獎勵211萬余元。
一張圖表上的數據變化,展現了達西村三十年的經濟大發展、大跨越:全村總收入從1990年的89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2990萬元,人均收入也從1990年的823元增加到2013年的23000元。
18項惠民政策,讓達西人也像干部一樣月月領“工資”,更激發了達西人的榮耀感、自豪感。
三十年的發展,達西人總結出了達西村社會穩定長治久安36條黃金法則:“民族團結像空氣一樣,一分鐘都不能少”、“村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把實事辦在村民心坎上”……
達西村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和成功典范,一直受到中央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支持。
胡錦濤曾兩次給達西村青年回信,勉勵他們“發揮優勢、勇挑重擔,為家鄉的發展貢獻智慧的力量”。
2009年6月17日,習近平來到達西村考察,深入棉田果園和農民親切交談后,就來到“老支書”沙吾爾·芒力克家,坐在葡萄架下與他拉家常。
今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說:“記得2009年到巴州,有個村黨支部書記叫沙吾爾·芒力克,他說了一句話印象很深:‘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我們要通過抓發展、惠民生、讓群眾有事干、有錢掙、有盼頭,不斷增強黨在各族群眾中的凝聚力,不斷增添愛國愛疆正能量。”
“咱們國家那么大,習總書記那么忙,但還是像對待親人一樣給我們回了信,而且信中的話那么的平實。”沙吾爾·芒力克說,今后達西村將把復信精神轉化為各項事業發展和前進的力量,讓鄉親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像一家人一樣相互幫助、共同發展致富。
2010年7月2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達西村調研時說,達西村的發展史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是一部各級黨政領導關懷廣大群眾的歷史,一定要把達西村建設得更加美好。
老一代用“達西精神”創造了一個新達西,新一代正用它托起明天的希望,用自己的熱血和信念打造紅色達西、品牌達西、智慧達西、和諧達西。為實現“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文明發展、長治久安”的“南疆第一村”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
達西村展覽館,作為達西精神的所在地和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月18日達西村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給的復信后,迎來一撥又一撥參觀學習者。
“現在,每天都有人來這里參觀學習。”夏提古麗·熱合曼笑稱,她在達西村展覽館當講解員,每天都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