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一直在家種自家的5畝地,2014年由博湖縣人事局和才坎諾爾鄉勞動與社會保障所聯合博湖縣阿勒奇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舉辦了蘆葦筐編織技術培訓班,通過培訓我熟練地掌握了編筐技能,之后被博湖縣阿勒奇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聘為手工藝品編織工,平均月薪2000元以上。”3月10日,在博湖縣才坎諾爾鄉才坎諾爾村中式面點師培訓班上村民阿孜古麗對筆者說起技能培訓給自己工作生活帶來的變化時,喜不自勝。
培訓班上來自博湖縣昌盛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經驗豐富的中式面點師向村民們傳授了蛋撻、蛋糕、點心等面點的制作工藝,還現場演示了果凍的制作流程。學員們專心致致地記錄著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有的學員還主動參與制作面點,在學習的同時發現問題并向老師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學員們紛紛表示通過中式面點師技能培訓,要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技能為今后從事餐飲服務業打好基礎。
為幫助外出務工人員順利就業,增強上崗競爭能力,才坎諾爾鄉根據“教給一門技術,介紹一個崗位,致富一個家庭,帶動一方百姓”的培訓原則,結合維吾爾族和蒙古族民族特色工藝、手工藝開展富有民族特色的蘆葦筐編織、刺繡、串珠、蘆葦畫制作以及烹飪、汽車維修、農機具維修等形式多樣的勞動技能培訓,同時,該鄉農業、勞動與社會保障、計生等部門強化服務意識,對于外出務工人員需要辦理的有關證件,都及時給予辦理,大開綠燈。此外,該鄉通過加強掌握外出務工人員的工作生活及勞務糾紛、人身安全等情況,當好“娘家人”,主動提供法律支持和幫助,切實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為廣大務工人員排憂解難。
近年來,博湖縣縣委、縣人民政府緊緊圍繞農民增收目標,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民脫貧致富的一項產業來抓,通過專業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勞務經濟成為撐起農民收入的半邊天。農村勞動力正逐步從“勞力型”向“技能型”、“智慧型”轉變。(通訊員曹鳳娟 王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