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不到兩千元、 愛心耐心考驗人 民辦特教太難招
“急缺十名特教老師……”“招聘特教老師的廣告,我們常年都在打……”“八年了,我面試過的特教老師超過百人,留下的只有一兩成……”日前,記者走訪烏魯木齊多家針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民辦康復學校了解到,在這類特殊的民辦教育體系內,特教老師難招已成常態。
難堅持:一半老師只干一兩年
3月17日,烏魯木齊一家針對智障兒童的康復學校——新疆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打出招聘廣告:招聘10名老師,學歷要求大專(含大專),有特殊教育、師范專業、學前教育、社會工作、心理學專業者優先。
新疆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非盈利性特殊兒童康復訓練機構,主要針對2歲至14歲的智力發育遲緩、孤獨癥、腦癱等發育行為障礙的兒童,進行綜合性康復教育培訓。
新疆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特教老師古麗在教孩子們唱歌。
該康復中心副園長李濤說,開園至今,中心共接收智障兒童2000余人次,訓練有效率達90%,大部分兒童在語言、行為及一般生活自理方面有明顯進步。這是可喜的一面,但令人糾結的是,特教老師難招,中心目前有12名老師,干的最久的有7年,干上一兩年就走的很多,占一半以上。中心每年都在招聘特教,盡管這樣,老師還是缺,原因就在于老師實在難招。為了招到老師,招聘條件一再放寬,原先要求必須為幼師和特教專業畢業,現在心理學、社工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畢業都可以。
和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類似的是,烏魯木齊另一家針對智力障礙的康復學校招聘時也降低了門檻,該中心負責人說,“再限制,就招不來人了。”
難留人:月工資不到兩千元
“除了老師難招,我們面臨更讓人頭疼的問題是如何把招來的老師留住。”新疆愛心園孤獨癥康復中心事業發展部的老師李峰說,8年來,他在康復中心一直負責特教老師的招聘,面試的人超過100個了,但留下的不多,有些干一個月就走了,干一年左右就走的人占一半,多年來,中心不得不長期在各大招聘網站貼出招聘信息。
“特教老師確實難招,工資低不說,每天面對的都是有智力障礙的孩子,成就感很低。”新疆智星園兒童康復中心院長王靜怡說,該康復中心只有二十多個孩子,剛成立時才招來四名老師,這些年有離開的,有的去了公辦學校,有些改了行。如今,老師只有七八個,教師月工資不到兩千元,能留下來當老師的,都有超出常人的愛心和耐心,否則很難堅持。
對于這些民辦特教學校來說,靠老師的愛心和耐心來支撐顯然不現實。“解決特教老師的待遇是一方面,社會對這些特教老師的認可度遠沒有提高,轉變這種觀念需要社會共識。”李峰說,只有擁有更多專業化的兒童康復老師,才能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康復教育,盡早融入社會。
□老師說
“孩子需要我們”
新疆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特教老師周漩:我畢業于警校法學專業,在這里工作四年了。之所以應聘到這家康復中心,是因為家中有親戚患有自閉癥,我感同身受,我希望通過教育來幫助家人和更多的自閉癥孩子。
我喜歡特教這一職業,喜歡了就不覺得苦。如果這些孩子通過我的教育,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對我來說是最高的榮譽。
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特教老師周漩在教一名小朋友認字。
新疆雨虹智障兒童康復中心特教老師韓惠:剛來這里工作時,每天面對的是只會“啊、啊”不能講出一句完整話語的自閉癥孩子,時間一久,我崩潰了,堅持了兩年,我選擇了辭職。一段時間后,我還是惦記那些孩子,難以割舍的感情讓我又回到了這里。
米東區培智學校特教老師馬曉燕:我在學校工作了7年,也有過想放棄的時候,但孩子需要我,我也舍不得那些孩子。有些孩子的家長已經放棄他們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陪著他們一起成長。
□現狀
新疆特教不足千人
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統計顯示,新疆有106.9萬名殘疾人、10余所特殊教育學校、有9個設立在學校的特教班,有將近5000名學生在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教班學習。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特殊教育教師和學生的配備比例為1:4,新疆目前擁有專業的特殊教育老師不足千人,缺口很大。
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近年來,自治區教育廳與人事、財政、殘聯聯合下發文件,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特殊教育補貼費,由15%提高到30%,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年來制約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但據記者了解,在一些民辦的特殊教育學校,特教老師極少享有這樣的教育補貼,這也是導致一些民辦特教老師選擇辭職去公辦學校的原因之一。(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