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2014年起就啟動實施的“短平快”項目來看,新疆在引導大眾創業方面已先行一步,并摸索出了一條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帶動產業就業的新路子,使得如今的南疆三地州受益頗豐。
前不久,自治區召開“短平快”項目促就業推進會,要在繼續做好南疆三地州“短平快”項目的基礎上,將“短平快”項目逐步擴展至全疆。
今年,新疆將如何運用“短平快”項目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碼”?“南疆模式”的“短平快”項目復制推廣后給老百姓帶來了哪些新期待?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企業、部門、專家學者和群眾。
成為實現大眾創業的“新疆樣板”
“我們公司是第一批被納入‘短平快’項目的,現在已經實現了地毯生產規模擴大、品質提高和就業增加的融合發展。”3月17日,新疆納克西灣手工地毯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阿不力孜·買提玉素普說。得知在全國兩會上,新疆代表團把“短平快”項目作為重點話題討論的消息后,阿不力孜·買提玉素普非常高興。他形容“短平快”項目就像一場及時雨,讓和田地毯這個傳統手工技藝重煥生機。“短平快”項目已逐漸演變成實現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新疆樣板”。
“‘短平快’項目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民變工人、出家門進廠門的例子數不勝數。”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艾尼瓦爾·依明深有感觸地說。
去年年初,自治區黨委啟動“短平快”項目,截至去年12月底,297個自治區“短平快”項目,已完工194個,新增就業3.55萬人,占新增就業總目標的61.2%,項目全部完工后,可新增就業4.1萬人。
如果說干枯的數字不能形容“短平快”項目的成績,那老百姓的喜悅就真切地表達了“短平快”項目帶來的實惠。
阿圖什市柯爾克孜族姑娘砍吉汗說,如果沒有“短平快”項目,她的生活將平淡得沒有色彩。去年,憑借自己會講漢語的優勢,她在當地“短平快”項目幫扶下,找到一份紡織工兼翻譯的工作,如今已是業務骨干的她每個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這讓她心里美滋滋的。
“起初,我把進地毯廠工作的好消息跟在伊犁的親戚說了之后,他們都很羨慕我!”洛浦縣布亞鄉巴什蘇勒瓦村村民海日古麗·亞森開心地說:“今年‘短平快’項目也將覆蓋到北疆,希望他們也能搭上‘短平快’這輛致富快車。”
據統計,通過實施“短平快”項目,南疆三地州城鎮富余勞動力月收入已由543元提高到了1776元,農村富余勞動力月收入已由400元提高到1516元,分別提高了1233元和1116元。
“‘短平快’項目的推進,解決了老百姓最牽腸掛肚的就業和致富問題,全面推廣是必然之舉。”自治區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姬肅林說,“短平快”項目貼近民生,能更快更直接地改善南疆農牧民的生活狀況,幫他們脫貧致富,可見該項目是適應當下新疆經濟發展需求的。
期待項目覆蓋全疆的新機遇
“短平快”項目不僅在新疆口口相傳,更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大放異彩,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去的建議都涵蓋著對“短平快”項目的肯定和期待,而“短平快”項目帶來的機遇,也讓懷揣夢想的企業家、老百姓更有期盼了。
“如果說以前的和田是一輛在‘國道’上以每小時80公里速度行駛的車,那去年無疑是開上了每小時120公里的高速公路。現在的紡織服裝廠、農副產品深加工廠隨處可見,農民們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在和田市已生活了40多年的王運東,對和田的每個變化都看在眼里。他希望今年的“短平快”項目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讓身邊的少數民族朋友都能創業有未來,都能“奔小康”。
上個月底,看到了“短平快”項目將從南疆走向全疆的新聞后,在博樂市經營一家小微企業的高威興奮極了:“我認為,北疆的‘短平快’項目一定也能復制南疆的成功模式。那時我們這些本地民營企業也能乘上‘短平快’項目的東風了。”
去年,阿克蘇地區雖然沒有被納入到自治區重點支持的南疆三地州“短平快”項目之中,但是該地區及各縣市相繼成立了推進“短平快”項目工作領導小組,除了由地區財政和各縣市財政拿錢之外,還創造性地將國家和自治區的中小微企業、創業扶持、紡織服裝產業、民生工業等專項資金捆綁使用,推出了54個符合當地產業特點、帶動就業明顯的“短平快”項目,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
今年,自治區將“短平快”項目推向全疆,阿克蘇地區對“短平快”項目更加重視了,使項目更加“接地氣”,最大限度地促進就業。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針對有市場、有銷路的手工作坊,尤其是對就業容量大、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制造業、民族樂器、特色小飾品加工業等,引導其組建為合作社,實現抱團發展,提升競爭力;還在各縣市建設民生工業園區,打造“短平快”項目創業基地和孵化基地。
3月17日,阿克蘇地區經信委副主任史紅告訴記者,除了繼續保持地區和各縣市財政支持力度之外,他們正在全力爭取自治區財政補貼,目前已經篩選出符合要求的190個“短平快”項目,主要集中于農副產品加工和紡織服裝產業,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就業人數萬余人。
合力共謀產業就業互補多贏
目前,南疆三地州積極開展企業用工需求調研,在全面摸清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委托培訓、企業自主培訓、送出去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強技能培訓,逐步使一批農村富余閑散勞動力轉變為有組織紀律觀念、勤勞致富的產業工人。
“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短平快’項目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發展,把企業就業作為重點工作加以推進。組織南疆青壯年農業富余勞動力參加‘短平快’項目,對農牧區少數民族女性,開展紡織、家政、縫紉等專項職業培訓等,不斷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艾尼瓦爾·依明說。此前,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王彥樓表示,今年將通過補助、貼息等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資本,使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形成合力,支持“短平快”項目建設,通過調整結構、盤活存量等方式,積極籌措資金,保證“短平快”項目早開工、早見效。
新疆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吐爾文江·吐爾遜說:“‘短平快’項目是‘實事求是’、‘扶一把就能上馬’的項目。覆蓋到北疆后,可根據各地區的產業分布情況,制定不同的落地項目才能充分體現‘短平快’的意義。”他建議,“短平快”項目發揮的是啟動器的作用,不能純粹地依靠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位推動,各地州可以自身籌集社會資金,充分地刺激每個地區的經濟活躍點,使資金聚集發揮出每個項目更大的潛力,提高疆內各地區的就業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對此,姬肅林也表示,今年“短平快”項目要在全疆推進,勢必會提升新疆的整體經濟實力,并有助于優化新疆產業結構,利于新疆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記者何玲王玉召 劉疆 劉翔 張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