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記者從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由該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姚華教授主持,該院13名科研人員歷時一年半進行的《新疆民營醫院發展研究》顯示:2013年,新疆民營醫院已達383家,民營醫院雖然占全疆醫院總量的44.5%,但其診療人數的比例卻遠低于公立醫院,僅占全疆診療人數總量的10%。
為緩解新疆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充分發揮民營醫院的優勢和作用,項目組建議,新疆民營醫院應和公立醫院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建議各地州在衛生區域規劃中為民營醫院預留市場發展空間,盡可能為民營醫院放寬醫保政策,并且能夠在準入、執業等方面,落實國家對民營醫院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推動民營醫院快速發展。
比重失衡民營醫院難與公立醫院競爭
《新疆民營醫院發展研究》項目從2012年5月起至2013年11月結束,其間,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13名科研人員成立項目組,選取51家民營醫院,采取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現場訪談和文獻調研的方法對上述醫院進行摸底調查。
結果顯示:2013年,新疆共有公立醫院477家,民營醫院383家,民營醫院占醫院總量的44.5%,處全國平均水平。但民營醫院全年門診量、出院人數和住院病人手術量僅占全疆總量的十分之一。“民營醫院只能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僅對醫療市場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級經濟師姜小明說。
據項目組科研人員介紹,目前,新疆民營醫院基本都集中在喀什、烏魯木齊市、和田地區,僅這三地的民營醫院就占全疆總量的56%,而阿勒泰地區一家民營醫院都沒有。被調查的民營醫院的經營規模普遍較小,50張以下床位的醫院比重達76.3%,超過100張床位的僅有18%。
在人才構成方面,民營醫院衛生人員中專學歷占45.96%,大專占38.79%,碩士僅占0.14%。職稱結構中,無職稱和初級職稱占82.55%,副高以上職稱僅占3.37%。
醫務人員學歷低,流動人數又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導致民營醫院難以形成穩定的醫務人員隊伍。目前,新疆民營醫院人員年齡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結構,即35歲以下年齡段,和51歲至6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人占比高。
“服務能力低,工作量不飽和,總資產逐年縮水,負債率遠大于公立醫院,讓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在競爭中,面臨相當大的困難。”項目組一成員分析說。
醫保準入、人才匱乏成瓶頸
項目組分析,民營醫院出現上述困境,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
姚華說,雖然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營醫院,但在調研中,各地州在衛生區域規劃中,更多的考慮公立醫院的發展,留給民營醫院的市場空間狹小。民營醫院管理相對混亂,政府對其沒有太大信心引入,擔心會增加管理風險,而引入時會優先考慮在國內口碑較好、實力雄厚、技術過硬的醫院集團。
目前,國內已經實現制度上的“全民醫?!?,全國參保率已超過95%。但國家的優惠政策并沒有惠及全疆。姜小明說,調研中,個別地州對民營醫院的醫保準入處于緊縮狀態,比如克拉瑪依所有民營醫院均不享受醫保政策;有的醫院集團,在疆內享受醫保政策還不同,比如在項目結題前,寶科達醫院的阿克蘇市分院,雖然具備納入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院的條件和要求,但多年來未被納入醫保之門,而該集團在和田、喀什的分院,已被納入醫保定點醫院。
科研人員還發現,部分地市雖然允許符合條件的民營醫院納入醫保,但給民營醫院制定的醫保報銷比列卻很小。“這與保護公立醫院發展有關?!苯∶鞣治稣f。
除此之外,人才匱乏也成為民營醫院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致命瓶頸。
目前,新疆民營醫院的醫務人員主要來自外聘專家和自聘人員。按照國家探索注冊醫師多點執業的政策,新疆民營醫院原本可通過聘請公立醫院專家,來解決民營醫院人才短缺的困難。然而,由于醫師多點執業在新疆乃至在全國均屬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運行體系,公立醫院專家無法合理引入民營醫院,民營醫院人才發展仍然受限。
建立公私合作錯位經營
項目組建議,應鼓勵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建立深度合作模式。
“首先,民營醫院要強調誠信文化,樹立公益意識,倡導誠信執業。這一點要融入民營醫院建設尤其是軟實力建設。”姚華說,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的民營醫院,公立醫院才可以嘗試與其實現軟硬件資源共享。比如公立醫院可以定期安排專家去民營醫院會診,為民營醫院提供大型醫療檢查設備,和高端分子生物學檢測項目,實現公立私立醫院醫療資源的共享。公立醫院因政策規定,供特殊人群的病房數量受到限制,民營醫院可為公立醫院提供足夠數量的VIP床位,和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
也可以嘗試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間建立雙向轉診,“比如民營醫院一些無法確診,或者危重的病人,可以轉移到公立醫院進行治療,經過治療,待病情穩定轉入恢復期后,讓病人返回民營醫院繼續治療和康復”。
項目組建議,因為新疆民營醫院起步相對較晚,要在公立醫院占絕對地位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還必須突出特色,錯位競爭,“民營醫院可以在特色專科、心理衛生、口腔醫學、中醫、康復療養、老年病等領域發展,如果政府放寬政策,也可以在社區醫療、鄉鎮衛生服務鏈開辟市場,有能力的民營醫院可以進軍新疆高端、特需醫療服務,填充新疆高端、特需個性化醫療服務的短板。”項目組相關人員說,建議政府探索新疆特色激勵機制、多點執業模式,適度放寬營利性醫療機構轉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以此推動新疆建立完善、合理的醫療體系。(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