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市一年“長大”21.12平方公里
去年常住人口353萬,增速放緩
一年時間,烏魯木齊市常住人口增加了7萬人,全市建成區面積增加了約21.12平方公里,較2013年增加了5.4%。截至去年年末,烏市常住人口353萬人,建成區面積412.26平方公里。
這是昨日烏市統計局公布《2014年烏魯木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記者從中了解到的。記者查詢統計數據發現,2012年末烏市常住人口增速為4.2%,2013 年末烏市常住人口增速只有3.28%,到去年,烏市常住人口增速僅為2%左右,這意味著烏市常住人口已呈現增速放緩態勢。
據了解,我國人口增長主要分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其中,自然增長是當年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數的增長,機械增長即遷入比遷出人口的增加值,而近年來烏市常住人口增長中機械增長為主要增長原因,這表示常住人口增加是由機械增長拉動,也就是落戶人員增加促成。
當然城市不斷“長大”的原因除了常住人口的增長之外,也有城市自身發展需求不斷增加的原因。據了解,1949年首府建成區面積只有十余平方公里,時至今日已經翻了約40倍。
“以前覺得最長的公交線路就是7路車,印象中是從油運司開往三屯碑,現在再看7 路車無論是北邊還是南邊都延伸了好幾站,而且北面的公交線路也已經越來越多,536 路、3406路線路也是越來越長。”家住中心血站的張夢潔覺得近年來首府建成區的擴張十分明顯。
十二五以來,烏市實施了“南控北擴、先西延后東進戰略”。近年來,首府幾乎和昌吉連成片了,六道灣以前比較荒涼,現在也蓋起了成片的樓房,還有西山路周邊、騎馬山都成了建成區,南面向燕兒窩擴展也比較明顯,城市長大了,而且城中空地也不多了。
2004年,烏市建成區面積為205.1平方公里,而2014年為412.26平方公里,10年來,增加了207.16平方公里,相當于翻了一倍,這也意味著近些年來,烏市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近20平方公里。
據了解,近10年建成區面積增加較快的原因是,近幾年來,烏魯木齊市加大推進“六大組團”的建設,伴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展腳步,會展片區、高鐵片區、城北新區、白鳥湖新區相繼開始建設。
2014 年,烏市道路長度2158.97公里,較前一年增長6.0%;道路面積3101.26萬平方米,增長6.4%;橋梁172座,增長14.7%,其中立交橋53座,增長26.2%;路燈盞數12.71萬盞,增長5.2%。全年首府新增和更新公交車303輛,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19 標臺,增長11.8%,出租車數量達12388輛,增長1.3%。
另外,烏市全年投資122億元實施16個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改造老舊供熱管網337公里,實現既有建筑節能改造360萬平方米、供熱計量改造1058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