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吃牛肉面,晚品哈密瓜,千里蘭新一日還”。如今,乘坐蘭州-烏魯木齊高鐵的乘客越來越多,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省區交通互聯,因為高鐵時代的到來邁出實質步伐。
自2014年12月26日,橫跨甘肅、青海、新疆三地的蘭新高鐵全線開通運營,不僅讓高鐵版圖向西延伸,縮小了沿線城市的距離,也為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再添動力。2000多年前騾馬駱駝走過的絲綢之路,如今被高鐵、飛機和高速公路等現代化交通方式所取代,悠悠駝鈴已成傳說和旅游項目。
新疆積極與中亞互聯互通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的交通互聯范圍不僅限于國內省區。
在霍爾果斯口岸,來自中哈兩國的大貨車排隊等待通關檢查,路邊“連霍高速”終點4818公里的路牌,標志著從最東部的連云港到最西部的霍爾果斯這條跨越7個省區的高速公路全部貫通。
今年1月29日,首列新疆-格魯吉亞國際貨運班列從奎屯保稅物流中心發車,通過阿拉山口口岸直達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這是全國首個開往格魯吉亞的西行班列,為國內企業打開了一條運輸距離短、時間短、經營成本低、市場競爭力強的面向中亞貿易新通道。
對于新疆而言,通過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進一大批交通、能源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為新疆區域協調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必將破除新疆區域內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難題,實現南北疆協調發展,尤其是帶動南疆等少數民族人口集中地區的發展。
近年來,新疆投入數百億元加快國際道路運輸通道建設,開通了百余條直達的國際客貨運輸路線,目前已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鐵路為主骨架,公路為骨干,民航和管道相配合的國際運輸網絡。以上這些交通互聯互通項目僅是一個縮影。
西部各省主動融入“一帶”
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現“五通”,道路聯通是關鍵。目前,沿線各國和國內各省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紛紛加大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陜西省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依托“承東啟西”經濟帶中心區的地緣優勢,提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要重點依托國家航空城,加快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發展臨空經濟、壯大航空產業。
四川提出從3個方向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西向就是成蘭鐵路建設,加快川藏、成都至西寧等鐵路項目前期工作。
甘肅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郝樹則建議,把蘭州建設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陸路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提升甘肅作為歐亞大通道和西北交通樞紐的通達作用。
目前,僅在中亞方向,我國已初步形成北中南三大陸路運輸通道,主要包括跨境公路6條、鐵路2條、管道1條。據了解,我國鐵路投資已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未來沿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實現與全國乃至沿線國家的高鐵聯網。
塔吉克斯坦駐華大使拉希德·阿利莫夫介紹,由中國東部城市出發,途經哈薩克斯坦駛往歐洲的國際貨運班列已經開始運行,這也是中亞國家與中國東部沿海港口首條直接連通的鐵路運輸線,也拉近了塔吉克斯坦同亞太國家的距離。
“對于塔吉克斯坦來說,我們同其他中亞國家一樣,沒有出海通道,因此在中亞建設一條基礎設施干線對這些國家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阿利莫夫說,中國與古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協同發展概念的具體體現。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將讓這一地區的人流、物流更加暢通,也將讓各國人民之間的思想得以交流,就像古絲綢之路不僅僅發展了貿易,更重要的是為文明對話創造了條件。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也表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面,未來商務部將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他認為,公路和鐵路的便捷通暢,油氣管網、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通信電纜的廣泛覆蓋,將極大推動經濟帶沿線各國的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未來將積極推進加快亞歐大陸橋、新亞歐大陸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骨干通道建設,規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強各國之間交通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推進建立統一的運輸協調機制,降低國際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王海燕認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條項鏈串起沿途各國珍珠,將有效整合該區域的經濟合作,煥發出新的奪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