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的、踏青的、旅游的……清明三天小長假,新疆“假日經濟”呈現升溫態勢。
掀起消費熱潮
借助清明商機,不少商販一邊擺攤賣水果,一邊賣祭祀用品,都期望從中獲取多一份的利潤。
“我平時都是賣水果,趕清明,就臨時擺攤賣點祭祀用品。”4月4日,在烏市華凌市場從事水果銷售的劉菊萍告訴記者。隨后記者在與劉菊萍閑聊的十幾分鐘內,陸陸續續有四位市民從這里買走了祭祀用品。
為了迎合人們掃墓之后的踏春旅游心理,烏魯木齊新絲路國際旅行社也早早做了準備。記者從烏魯木齊新絲路國際旅行社了解到,目前,該旅行社已在烏魯木齊市沿線周邊推出了清明小長假出游路線,且大多以回歸自然的悠閑游為主。
帶動多行業發展
“假日帶來的寬松時間和愉悅心情有助于消費者實現計劃性購買。人們消費購物尤其是重要性消費往往都有一個計劃性,節假日是實現心愿的重要時機,”新疆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副教授布媧鶼·阿布拉說,“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節假日是一種很好的精神補償方式,既可以放松身心,又可以計劃性地消費。”
在烏魯木齊市大灣上班的李進昌,清明節前就已制訂好了出行計劃:第一天去吐魯番看杏花,第二天與朋友聚餐,第三天去博物館進行文化消費。
“旅行不僅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在旅行過程中,人們出行坐車、購買衣物、食宿等都是一種娛樂消費,帶動了多行業的發展,也使得假日經濟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元化。”布媧鶼·阿布拉說。
助推消費增長
節日期間,人們出行掀起了餐飲、娛樂、旅游的消費熱潮,帶動了相關服務業發展,促進“消費”這駕馬車跑起來。
如今,各大節日已成為拉動銷售增長的積極動力,多種促銷活動和展會的舉辦,既豐富了節日市場供應,營造了歡樂的節日氣氛,又激發了消費熱情,促進了節日消費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在小長假期間,各商家也是充分利用假日經濟的有效形式,大打促銷牌,儲備商品,備足貨源,降低價格,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給自己帶來可觀收入。無形中,這也成為一種消費動力,快速有效地拉動消費增長,推動經濟發展。
假日經濟產生后,對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隨之而來的負面效應也出現了,一些專家表示,假日經濟是一種暫時性的集中消費,集中消費勢必會相應地減少消費者在節日過后的其他消費計劃。
對于此,布媧鶼·阿布拉表示,節日期間,許多商家會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滿足市民消費需求,所以節日期間的消費量是很大的。而且一年之內的各類假日很多,加上周末休息日,這都是拉動消費的很好契機,所以假日經濟對消費的拉動作用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