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賢在和田考察調研
努力形成兵地融合發展良好局面
兵團的建設與發展也是張春賢此行調研的重點。他利用整整一天時間在兵團十四師考察調研。
皮山農場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邊境少數民族團場,也是國家級特困團場。為進一步拓寬團場職工增收渠道,在新一輪援疆對口幫扶支持下,皮山農場民族手工藝地毯編織廠新建了廠房、添置地毯編織架,并培訓了280名熟練工和200多名學徒工,實現工廠職工年均收入15000元,為農場近千名富余勞動力提供了穩定就業崗位。
近年來,兵團不斷發揮特殊作用促進民族團結,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兵地共居共融發展。
在皮山農場八連,張春賢走進職工買買提明·麥麥提剛剛搬進的新房,漢族鄰居張宏生一家正在這里做客。買買提明·麥麥提一家三口承包了48畝土地,種植紅棗和棉花,收入不錯。張宏生一家從河南老家來到這里,得到了少數民族鄰居們不少幫助,讓他感受到了各民族團結親如一家的溫暖。張宏生準備把父母接來,全家扎根在和田。
四十七團的前身是聞名中外的英雄團,如今的四十七團正在努力建設新型團場,推進兵地共居共融發展。四十七團二連“心連心”幼兒園不僅招收連隊職工子弟,還招收周邊鄉村的孩子,解決了連隊職工和周邊農民子女入園難問題。
四十七團和康新村設施農業基地是兵地共居共融發展基地。新建的100座大棚里,采用全自動水肥一體化系統,真正做到了農業現代化。基地全面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000多萬元,解決當地3000人就業。
在十四師,張春賢還考察調研了十四師城市建設、皮山農場新城區建設和二二四團城市規劃建設情況。
考察期間,張春賢說,六十年來,一代代兵團人充分發揮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作用,為新疆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要大力弘揚兵團優良傳統,發揮好兵團維穩戍邊特殊作用。要以產業發展促就業,增加兵團職工收入,進一步提升兵團農業現代化水平,規劃先行,推進兵團城鎮化建設。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著力深化兵地共居共融發展,深入推進兵地經濟、文化、社會、干部人才、維穩等方面的融合,努力形成兵地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和田期間,張春賢還調研了皮山縣集中教育矯治培訓中心以及和田60萬只“尼雅”蛋雞養殖基地。
白志杰、劉建新、孔星隆陪同考察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