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分析烏魯木齊市情和民族工作面臨的形勢、挑戰后,朱海侖提出全市民族工作的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堅定不移加強民族團結,大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堅定不移緊貼民生推動跨越式發展,千方百計凝聚人心贏得民心;堅定不移強化現代文化引領,努力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堅定不移強化基層基礎,健全基層民族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提升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打造民族團結之城、和諧首善之城,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關于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朱海侖提出六方面要求,一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增強這一道路自信,按照自治區黨委關于“處理好三個關系”、“把握好三個問題”的要求,堅持黨的民族政策不動搖,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動搖,旗幟鮮明反對民族分裂主義,著力解決思想認識和具體實踐中的矛盾問題;二要大力加強民族團結,深入持久抓好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扎實開展好“兩模范”創建活動,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從具體事情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促進各民族擴大交往交流交融;三要加快推進科學跨越發展,堅持不懈改善各族群眾生活,著力解決好就業、教育等關系各族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生活水平,每年市區兩級70%以上的財政收入都要用于改善民生;四要突出現代文化引領,強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深入推進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提供強大精神力量;五要把握城市民族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切實把民族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社區,加強流動人口服務教育管理,打造團結和諧社區,筑牢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層基石;六要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深入開展“雙五好”創建活動,加強宗教教職人員培養教育,用好“五把鑰匙”,堅持正信擠壓、文化對沖、法治約束,扎實開展好“去極端化”工作。
朱海侖強調,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要完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始終把民族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理清工作思路,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要繼續加大對基層人、財、物的投入保障力度,充實基層統戰、民宗工作力量,盡快健全三級工作網絡,確保民族工作深入基層、不留死角;要按照“三個特別”和“四強”要求,打造過硬干部隊伍,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干部選拔和培養,高度重視少數民族知識分子骨干培養,使他們成為團結穩定的中流砥柱;要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干部隊伍作風,以優良的作風團結和凝聚各族群眾。
大會授予801家單位“民族團結模范單位”、381個社區(村)“民族團結模范社區(村)”榮譽稱號,命名250座宗教活動場所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授予245名宗教界人士“五好”宗教人士榮譽稱號。四位民族團結模范單位、社區和“五好”宗教人士代表作大會發言。
烏魯木齊市委副書記、市長伊力哈木·沙比爾主持表彰大會。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自治區黨委第四督導組副組長里加提·蘇里堂,我市領導阿不都熱依木·阿不力孜、呂德祥、隋吉平、王明山、張文勝、陳清、陳春平、穆海利、魯旭平、希爾扎提·巴吾東、李宏斌、袁寶新、李光輝、邱樹華、巴哈特·何德爾拜、安征宇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