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通訊員白云峰劉建中報道)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怎么打?奇臺縣作出了“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商貿立縣”“大城區、大建設”的戰略選擇,“十二五”期間大幅提升以商貿物流為代表的服務業比重,打造烏昌東部、準東區域中心城市和服務業發展高地。
5月24日,隨著總投資3.2億元的華東古城新街二期建設項目工程和投資1.8億元的靖寧時代廣場項目的全面開工,并計劃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這標志著奇臺縣城市建設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今年,該縣投資4.5億元的水磨河棚戶區、古城公園改造安置惠民工程金奇潤澤花園”小區、“古苑新城雅居”住宅小區及縣城污水處理、供排水、供熱管網、城鄉道路等20多個城建項目相繼開復工,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個道路四通八達,樓房鱗次櫛比、供水、供電、供暖一應俱全的特色生態型現代化宜居城市,正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
一位來自福建的石材老板激動地說:“以前這里交通不便、環境差,來投資擔心賺不到錢,不敢投資。現在好了,縣城交通好、城市環境好、人氣旺、商氣濃,大家都紛紛來投資,做生意賺得盆滿缽滿。目前,像我這樣的從福建來奇臺經商、辦企業的老板有300多人,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商貿物流企業有30多家了。”
奇臺曾是關內通往新疆的必經之道,絲路新北道、漠北道都要通過此地,歷史上曾與哈密、烏魯木齊、伊犁齊名,并稱新疆四大商業都會,由此,奇臺就成了關內和新疆的商品中轉地,商品貿易十分發達,故有“金奇臺”、“旱碼頭”之說。現在奇臺縣是昌吉州唯一與蒙古國接壤的縣市,也是烏昌東部地區物流集散中心,直接輻射哈密、巴里坤、青河、富蘊、吉木薩爾、木壘等縣市;相比周邊的吉木薩爾、木壘等縣市,服務業提供稅收和吸納就業人口比重均達63%以上,擁有比較優勢;準東鐵路在此交會,3條省道穿境而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目前,奇臺縣正在全力打造烏昌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奇臺縣委書記王炳炬說,奇臺優勢在服務業,出路在服務業,希望也在服務業。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名城,實施錯位發展,是奇臺發展的路徑選擇。
近年來,奇臺縣積極引進知名商業連鎖企業,形成了大牌商家競相入駐的強力磁場。如投資3億元的古城仿古一條街、投資1億元的友好摩爾街、投資1億元的隆瑞錦地下商業街等項目相繼落戶奇臺。筆者在新鑫百貨大樓前看到,門前停車場近60輛汽車中,來自外省區、縣市的就有20多輛。據統計,周邊縣市和外省區在奇臺的經商業戶達5000多人,奇臺縣的服務業消費40%來自外省區和周邊縣市。
如果說,商貿是奇臺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物流則是奇臺服務業發展的新亮點。目前擁有各類物流企業30多家,有全國知名物流企業3家、國內外知名品牌代理批發商50多家,物流網絡覆蓋全疆所有地級城市和60%的縣市,年貨物吞吐量過千萬噸,年營業收入13.3億元,當之無愧地成為連接烏魯木齊、昌吉、哈密、阿勒泰和準東地區的物流集散基地。
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拓寬了人們的賺錢渠道,便利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奇臺縣農牧民的幸福指數隨著商貿物流業的發展“水漲船高”。許多有眼光的農牧民紛紛投資服務業,服務業的發展也成就了一批小老板,造就了一大批草根“富翁”。據不完全統計,奇臺縣從事商貿、服務業的就業人員總人數已逾3萬多人。如今,“幸福奇臺,跨越發展”已經成為全縣上下的新愿景。
為了促進城市現代化建設,今年,奇臺縣專門邀請上海復旦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研究院,對奇臺縣未來城市發展進行了規劃編制。按照城市建設20年不落后的要求,制定了未來5年至40年的城市發展近期、中期、遠期和遠景規劃。按照規劃,在“十二五”末,奇臺城市面積將達到3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0萬;到2020年,城市面積達到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30萬,將重點打造城市半小時、1小時和2小時經濟圈。8公里范圍內的鄉鎮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進行統一開發建設,并將村委會改為居民委員會,村民變為城市居民,享受城鎮社會保障政策。在今后的城市建設中,奇臺還將依托出疆鐵路、高速公路、工業園區、物流倉儲和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建設等,把城市打造成為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服務功能齊備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文明生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