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縣崗嘎村的村民們面對今年(2011年)的農耕生產,心里比往年踏實了許多,因為他們有問題可以隨時請教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自治區水利廳干部。
為理清群眾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西藏自治區啟動了自治區成立以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時間最長、覆蓋面最廣的干部下基層活動。
西藏的“萬名干部駐千村”活動,主要是由區、地(市)、縣三級黨委和政府所屬機關、各人民團體以及部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干部2萬余人組成,共1514個工作組。
崗嘎村的駐村工作組到位之后,立即同村民座談,隨即實地考察了急需維修的水渠、飼草草場和水電站設施,并趕在春耕生產前果斷決定修建水塘和田間壟橋、涵洞,以改善該村的灌溉條件。工作組緊接著還要修復2000米滲透嚴重的引水渠,修建2600米長的草場圍欄,建設2500米長的高壓供電線路,既是為了滿足500多畝農田的灌溉需要,又是為了解決部分村民家里不通電的現狀。
工作組中的水利設計人員還針對村子所在的熱久河防洪堤工程、鄉村道路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展開勘測設計。
崗嘎村老支書將這一系列熱火朝天的工作看在眼底。他說:“我在崗嘎村當村支部書記23年了,這23年里,熱久河發洪水的次數多的已經記不住了,只記得每次發洪水,村民們抱著孩子和被褥往山上跑。
工作組剛來不到三天,就制定了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鄉親們太高興了,我們從內心感謝黨,感謝政府!”
更多的駐村小組還在基層調研和把脈村情上有所創新。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駐村工作組改變過去調研組由機關干部組成的單一模式,特別邀請了解村情的村民小組長參與,將調研內容轉化為通俗易懂、耳熟能詳的語言,確保群眾看得明白、回答得上,以此來擴大群眾的參與面,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自治區財政為每個工作小組配備了5萬元的經費,各級黨政機構也為自己的派出干部配備了相應的項目資金。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郝鵬在“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上說,這一活動還要通過健全基層組織、增強基層力量,幫助基層建設一支好的黨員干部隊伍,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為基層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來源:《西藏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