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普布前段時間發現自己吃得東西越來越多,人卻越來越瘦,到醫院一查,居然得了糖尿病。
在檢查的同時,醫生還發現普布有脂肪肝和高血脂、高血壓,屬于典型的"三高"人士,醫生最終下達"嚴控飲食、嚴禁喝酒"的禁令。
出身于農家的普布感嘆不已:"以前窮,沒得吃,現在富了,卻不能吃。"
糖尿病是近年來西藏增長迅速的"新病",過去得這種病的人很少,因此原來藏醫院中沒有開設這樣的專科。普布開始轉而求診西醫控制血糖。
其實,像普布這樣受"富貴病"困擾的西藏人越來越多。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副主任昌決自2006年體檢中心成立起就一直從事著體檢工作。讓她驚訝的是,以前在西藏很少見到的糖尿病、高血脂、痛風等"富貴病"開始在她的體檢報告中大量出現。
昌決認為,過去西藏很多百姓得的是"窮病",現在"富貴病"增多,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吃得太好,但健康的意識卻沒有跟上。"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由于經濟和醫療條件極為落后,天花、霍亂、斑疹傷寒、破傷風等疾病時常流行,大骨節病、碘缺乏病和白內障等地方病發病率很高。
西藏自治區衛生廳的一位官員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以后,中國政府采取各種措施預防疾病,很快就使一些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基本得到控制,西藏消滅了天花,各類傳染病、地方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
"十一五"期間,隨著西藏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加大對鼠疫、結核、乙肝等重大傳染病和碘缺乏病、大骨節病等主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力度,許多西藏傳統的多發病逐漸消失或被有效控制。
整理著當天厚厚的一摞體檢報告,昌決說,有近一半的報告都顯示體檢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高血壓等"富貴病",有一個52歲的人甚至有血尿酸、高血脂等8項指標超標。
昌決說:"檢驗中心每年體檢的人數大約在1萬人左右,每天的檢查人數在30至40人左右,有時一天一半左右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富貴病',年齡集中在30至45歲左右。"
昌決舉例說,藏族人過去很少吃海鮮,而現在各類海鮮餐館遍布拉薩,而高原的干燥環境不利于出汗,一些人愛吃海鮮和喝啤酒的人因為體內高嘌呤而導致痛風。
過度飲酒也是導致西藏"富貴病"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去年拉薩啤酒銷售額近4億元,幾乎都在西藏區內銷售,按照西藏290萬人口算,人均消費拉薩啤酒近140元。這還不包括嘉士伯、百威、青島等其他品牌在西藏的銷量。
西藏自治區醫學會高原醫學暨心血管病學會主任委員格桑羅布教授建議,西藏人要增加保健意識,定期做體檢,同時注意飲食,少吃高脂肪、高嘌呤的食物,多吃蔬菜,戒煙,酒要限量。
昌決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來體檢中心體檢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也包括很多的農牧區百姓。
為了預防和治療"富貴病",越來越多的西藏人開始重視鍛煉和飲食規律。拉薩市民多吉得了脂肪肝之后,現在每天早上堅持在布達拉宮下面跑3000米,然后回家洗個澡再上班。"現在比最胖的時候瘦了20斤,并且精神很好,能吃能睡"。
由于青稞制成的糌粑富含β-葡聚糖,具有降血脂、調節血糖、調節腸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于是一些藏族人開始回歸傳統,將糌粑等傳統藏族食物作為主食。
拉薩市民羅布現在早餐和晚上吃的都是糌粑。"雖然味道有點單一,但是為了健康,必須管住自己的嘴巴。"
據統計,2010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980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年高2.1個百分點。昌決擔心,西藏人的健康意識與高速增長的經濟相比大大落后,預防和治療"富貴病"的壓力將不斷增大。
來源: 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