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網拉薩10月20日電(記者許萬虎、黃興)“藏族和門巴族,都是從西藏原始氏族種姓中繁衍而來,屬同根同源。”西藏自治區(qū)社科院原副院長、藏學家巴桑羅布日前發(fā)布這項研究成果,證明藏民族與門巴族千百年來在雪域高原上共生共進。
門巴族主要居住在門隅地區(qū),現(xiàn)中國境內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有分布。門隅在古代藏語中意為“隱秘樂園”,這一詞匯幾乎與“蕃隅(西藏)”同時出現(xiàn),近現(xiàn)代以來專指“門達旺”地區(qū)。
巴桑羅布介紹,遠古類人猿在西藏進化出四大始祖種姓:色氏、穆氏、董氏、東氏,后來加上熱氏和竺氏,成為六大種姓。西藏人,包括藏族和門巴族都是從這六大種姓繁衍而來的。
據(jù)介紹,《門巴族簡史》記載:天神派支烏(猴子)江求深巴,與名為“扎深木”的女神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在達(塔)巴八措的門巴族中,今天仍有戴猴頭面具化裝跳名為“倉姆”舞的習俗。
“書中關于門巴族的起源及始祖種姓繁衍說與藏族如出一轍。連‘江求深巴’、‘扎深木’、‘倉姆’等也都是藏語。”巴桑羅布說。
《西藏王臣記》中記載:“四大始祖種姓繁衍為,一是抓天繩似的白色耶桑氏;二是鐵鑄磐石般的黑耶門氏;三是神燈似的江赤耶西氏;四是如長狗尾的黑門珇氏。”巴桑羅布考證認為,這里所說的黑門珇氏就是指門巴人。
“吐蕃經過歷代贊普的努力,到松贊干布時期,初步實現(xiàn)了對青藏高原的統(tǒng)一。在這個時期,門隅已經完全納入了吐蕃管轄的行政區(qū)劃之內。”他舉例說,據(jù)《門隅宗教源流——君民世系起源明燈》記載,贊普赤祖德贊曾經親赴門隅視察,體察屬民苦樂。
“吐蕃分裂時期,贊普后裔仍在門隅地區(qū)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巴桑羅布經過實地考證發(fā)現(xiàn),門隅地區(qū)至今留存著眾多堡塞式王宮建筑遺址以及古棧道懸崖鐵鏈、民居等遺跡;著名藏戲《卓娃桑姆》中的主人翁也能在贊普后裔統(tǒng)治門隅的故事中找到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