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杰介紹林芝公路分局扎木機械化養護隊情況。 燕磊 攝
中新網波密10月20日電(記者 燕磊) “2014網絡媒體‘兩路’行”川藏采訪分隊20日來到扎墨公路采訪,扎木機械化養護隊生產股股長盛杰對記者談及“西藏養路工精神”: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甘當路石,奉獻終生。
2013年10月31日11時20分許,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西藏墨脫縣達木鄉波弄貢村,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宣布:墨脫公路正式通車。這標志著墨脫正式從擺脫“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歷史,世代墨脫人期盼的“快捷平安走出大山”終于圓夢。
林芝公路分局扎木機械化養護隊,自2014年4月15日起負責扎墨公路全線的管養保通工作。養護隊現有工人160人,一線養護職工131人,下設三個工區。三個工區負責日常保養和搶險保通工作,采取的是季節性養護,根據情況因地制宜。
談及工作中最困難的搶險任務,盛杰說:“今年7月26日突降暴雨,5公里范圍內泥石流塌方一晚上有43處,我們用3天半時間處理完,靠的是機械,靠的是我們的凝聚力。”
當前扎墨公路全線路況良好暢通,車流量每天不少于100次以上。回憶當年修路時的情況,盛杰表示,聽老工人講,當時參與修路的老工人都住木板屋,吃干菜。他們基本上吃不到新鮮菜,全是從波密背進去的。
盛杰是養護系統第三代,他的爺爺和媽媽都在青藏線上奮斗很多年。畢業后,他經過深思熟慮,選擇到林芝地區工作。談及這個,他并沒有一絲不開心。“我被分配到這里后,第一點感覺是團結,無論條件多艱苦,大家特別團結,吃苦耐勞,沖鋒在前,我感覺非常開心快樂。這里雖然比不了內地的條件,但是大家不在乎那么多,只要把路養好就行了。”
扎墨公路十幾年間先后經歷五次修建,卻屢遭雪崩、泥石流等飛來橫禍。工作辛苦,但養護隊沒有一個工人主動提出不愿意干了之類的話。盛杰笑著對記者說,工人們苦中作樂,亦苦亦甜,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都好好干,只要每天下班休息一下就可以。
盛杰直言工作有意義,因為在這工作,跟其他地方不一樣,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他說:“環境差無所謂,關鍵是自身強。”
采訪結束前,盛杰特意對記者提到了“西藏養路工精神”: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甘當路石,奉獻終生。他說,“老一輩先烈們開辟出來的路,我們要繼續走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