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展示證書 攝影:熊隹
12日上午,甲瑪諧欽”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組在墨竹工卡縣甲瑪鄉赤康村霍爾康莊園舉行了申報成功揭牌儀式。
據了解,“甲瑪諧欽”作為一種歌舞表演,在當地被稱為“崇魯”,屬于“諧欽”的一個分支。甲瑪當地的“諧欽”表演是由央吉、卓瑪玉杰等多位村民共同表演的。由于“甲瑪諧欽”繼承了當地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的民族習俗,經申請,于2008年和2012年相繼被納為縣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更好地保護、發展傳統文化,2012年,甲瑪鄉正式成立了“諧欽”藝術團,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于2013年被納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考評,2014年5月順利通過考評并收到證書,至此,“甲瑪諧欽”正式成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
甲瑪鄉“諧欽”藝術團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起初,我們藝術團僅由赤康村的14名村民組成,這樣的規模,不管是在對‘甲瑪諧欽’的保護、發展和傳承上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后來鄉政府和縣文化局、旅游局在鼓勵我們繼續努力做好藝術團各項工作的同時,建議我們將眼光放長遠,如今我們藝術團已經發展到演員20名,而且還在不斷地壯大規模。”據該負責人介紹,今年6月,該藝術團按照甲瑪鄉政府和縣文化局的要求,參加了自治區第九屆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節目《情歌》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該負責人還說,他們目前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各級相關單位的幫助和甲瑪鄉群眾的支持。待到條件成熟時,他們還會從14個自然村里,挑選7男7女的演員,力爭未來兩年內,把“甲瑪諧欽”推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上工作順利完成后將對本地的民間文化保護、藝術團宣傳黨的各項政策、旅游服務、群眾就業、傳統與當代文化結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屆時,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和文化大發展。
原標題:西藏“甲瑪諧欽”成功申報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