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自治區國稅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在崗位上忙碌著。這時,一陣電話鈴響,“您好,信息中心技術科。”
“好的,我馬上下來處理。”
接完電話,這名工作人員便匆忙出門了。帶記者參觀的信息中心主任達娃次仁說:“看來,是辦稅大廳電腦的綜合征管系統出了點小問題。信息中心就是這樣,承擔著西藏國稅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服務、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工作,也承擔著各種稅收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工作,更保障著系統信息安全的管理與實施。”
整合資源 雙管齊下
1994年我國實施的稅制改革實行了規范的增值稅制度,同時出現了大量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抵扣稅款的情況。“為解決這一問題,1994年和1996年我區先后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統一部署,實施了以增值稅專用發票計算機稽核系統為主要內容的金稅一期工程和以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防偽稅控認證系統、增值稅計算機交叉稽核系統、發票協查系統為主要內容的金稅二期工程。”達娃次仁介紹,“這有效遏制了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犯罪的猖獗勢頭。”
2006年,在全區全面推廣應用省級數據集中模式的國稅綜合征管系統,并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的“一窗式”管理要求和“一體化”建設思路完成了三大應用系統的數據整合,實現了全區國稅征管業務的規范統一,提高了各級國稅機關的征收管理和會統核算的效率。
“稅收事業要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加管理’,把科學的管理理論、方法和現代化科技手段引入到稅收工作中,依托計算機網絡的先進手段強化稅收管理,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實現稅收現代化。”達娃次仁如是說。
拓展渠道 安防保駕
在拓展納稅服務渠道,保障各類應用系統的安全年暢通運行上,區國稅局也下了不少功夫。
2007年開始,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在拉薩市首批推行,后推廣至全區國稅系統,同時拓展了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的業務功能,實現了“實時扣稅”、“批量扣稅”等功能,減少了在途稅金,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
“從2003年起,我們通過增加防火墻、入侵檢測、內網準入控制、安全基線管理等設備和手段,分期建立了一、二、三期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共13個系統。”達娃次仁告訴記者,安防體系的建立,提高了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據悉,從1994年至今,西藏國稅系統分多次改造了區局上至總局、下至市級局、縣級局、分局的五級廣域網絡,為各類應用系統的暢通運行和金稅三期系統的推廣奠定了基礎,保障了各類應用系統的暢通運行。
保障運行 提升水平
為做好全區綜合征管系統的技術、業務運維以及其他各類系統的技術運維工作,2013年,西藏國稅開發建成了運維管理系統,溝通了系統上下的運維渠道,有效解決了應用在前臺、管理在后臺的運維矛盾,提升了系統運維的管理能力。
“區局通過自籌和向總局爭取資金的方式,建設了省級數據中心,劃分了安全域,解決了機房承重不夠、使用面積不足等問題,保證了稅收業務的持續開展。”達娃次仁介紹,區局還自籌和爭取專項資金,多次為基層局配置計算機、打印機、服務器,拓展了帶寬、升級了節點設備,有效改善了各類信息系統的運行環境。
為方便納稅人各類涉稅事項的辦理,從2003年推廣電話申報到2008年財稅庫銀橫向聯網扣款應用,再到2013年自助辦稅終端和網上申報推行應用,更多快捷性、便利性的納稅渠道出現,納稅服務技術支撐水平不斷提升。
截至2013年底,僅區國稅局集中管理并在五級廣域網絡上推廣應用的稅收業務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以及技術監控系統就有37個,其中包括各種電子申報系統、網上認證系統、車購稅征收管理系統等。此外,有針對性開發了門戶網站系統、發票兌獎系統、征管質量監控系統等應用軟件,這對全面提高西藏國稅系統的稅收征管、納稅服務和行政管理以及技術管理水平,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張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