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拉薩12月7日訊(記者曉勇)記者從自治區非遺保護處了解到,3日,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遺目錄中,我區申報的望果節、桑耶寺羌姆等13項非遺項目入選。截至目前,我區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89項。
自治區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平措介紹,此次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遺目錄中,我區申報的望果節、那曲拉伊、雄色寺絕魯、桑耶寺羌姆、門巴族拔羌姆、江洛德慶曲林寺尼姑羌姆、林芝米納羌姆、彩砂壇城繪制、瓊結久河卓舞、札達卡爾瑪宣舞、藏文尼赤書法、扎念琴制作技藝、山南藏醫藥浴法等13項非遺項目榜上有名,意味著這些延續了千百年的藏民族傳統文化有望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和傳承。
記者了解到,此次入圍的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包括民俗等6大類非遺項目,涉及我區6個地(市)。其中,望果節屬于民俗類;彩砂壇城繪制和尼赤藏文書法屬于傳統美術類;那曲拉伊、雄色寺絕魯屬傳統音樂類;桑耶寺羌姆、林芝米納羌姆、門巴族拔羌姆、江洛德慶曲林寺尼姑羌姆、瓊結久河卓舞、札達卡爾瑪宣舞等屬于傳統舞蹈類;扎念琴制作技藝屬于傳統技藝類;山南藏醫藥浴法屬于傳統醫藥類。
截至目前,西藏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9個,68名傳承人入選國家級名錄;323個項目和350名傳承人入選自治區級名錄,我區已基本形成了國家、自治區、地(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