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藏先進雙聯戶表彰大會 攝影:張麗娜
核心提示:西藏開展雙聯戶致富工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
中國西藏網訊 “雙聯戶給我們帶來了三份大禮,帶來了平安,帶來了實惠,帶來了喜事。”雅礱河畔乃西村聯戶家庭格列加措談起自己的感受。2014年,西藏開展雙聯戶致富工作,以聯保聯擔的形式發放42651筆6.3億元小額貸款,市場新增經濟組織和經濟實體達2690個。
“大家推薦我當戶長,給我一個為左鄰右舍更好服務的機會。去年我利用政府給的‘小額信貸聯保聯擔’政策貸款25萬元,把原來的20平米鐵銅器加工小作坊改擴到240平米加工廠。”短短一年時間里,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北街道辦事處崗多社區的扎西次仁讓鄉親們學會了鐵銅器加工手藝,年收入最高的有6萬元之多。
扎西次仁的故事是西藏開展雙聯戶活動以來的其中一個,西藏自開展了“雙聯戶”活動以來,工作延伸到學校、企業、寺廟等,共表彰各級“先進雙聯戶”17.7萬戶,兌現獎勵資金4600萬元以上,同時為一批先進雙聯戶子女落實優惠待遇,3000多名優秀雙聯戶代表被選進新一屆村“兩委”班子。
為了讓聯戶家庭有一技之長,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對當地農民組織開展安保、保潔、導游、酒店服務、大棚種植等專業基礎培訓,達50多場次。“村里游手好閑的少了,勤勞致富的多了。”這是大家看到的最大變化。
一年來,西藏各聯戶單位共組織農牧民技能培訓2400多場次,受訓人員達到25萬多人次,組織文藝演出、文化活動、法制講座、科技培訓等1.9萬多場次,參與人員達130萬余人次,開展環境衛生整治18萬余次、涉及5000多個村、居委會。
在拉薩市當雄縣曲登村,由35名聯戶代表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每天都參與到青藏鐵路龍仁段的護路工作中。一年來,西藏的聯戶單位累計排查化解糾紛達8600起,收集社區民意2.9萬條。
“聯戶單位+公司+農戶”或以資金、土地、技術、房屋、投入設備入股等方式興辦合作組織,是雙聯戶工作開展來帶動農牧區致富的秘訣之一。昌都地區洛隆縣就采取“公司+雙聯戶+基地+市場”的模式,建起糌粑加工廠房和青稞加工、休閑體驗觀光的水磨坊園區,使當地農牧民參與到種植和旅游經營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