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們還是只有6個水磨、不到20個員工的小作坊,現在已經發展成總資產超過兩千萬元的現代企業。”拉薩市堆龍德慶縣古榮鄉朗孜糌粑有限公司創立者達瓦次仁說。
公司的前身是一個民間小作坊。2006年,達瓦次仁帶領鄉親們擺脫作坊式生產,啟動公司化運營,建設了占地18畝的廠區。截至去年,實現年生產6500噸成品糌粑,固定資產凈值2786萬元,帶動300余戶農牧民群眾增收。
近年來,自治區不斷加大對特色農牧產業的投資和扶持力度,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打造特色品牌和營銷體系,加快建設青稞、牦牛、藏豬等優勢農產品基地和優勢產業帶,已初步形成藏東北牦牛、藏中奶牛、藏中優質糧油、城郊無公害蔬菜、藏香豬等七區七帶特色農牧業產業格局,越來越多的農牧民從中增收致富。
今年前三季度,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精神,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六對抓手”、“六動措施”和“三條底線”,全面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前三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完成661.56億元、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16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22.53億元、增長13.9%,第三產業增加值374.87億元、增長10.2%。呈現出“穩中有增、穩中提質、穩中增效”的良好態勢。
農牧業形勢喜人,第一產業增加值64.16億元、增長3.1%
今年前三季度,全區農牧業整體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種植業豐收在望,畜牧業發展有序,產業發展良好。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97.58億元、增長3.4%。新生仔畜550.93萬頭(只、匹)、成活率90.8%,出欄牲畜200萬頭(只)、禽類120萬羽,肉產量11.95萬噸。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總產值20億元、增長15.6%,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21.3億元、增長13.2%。落實扶貧農發專項資金20.33億元,實施整鄉推進、面上扶貧等項目1461個。
目前,全區秋收工作已全部完成,從初步測算來看,糧食豐收在望,預計可實現年初自治區確定的“糧食總產97萬噸以上、青稞產量68萬噸以上”的目標。全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377.02萬畝(含復種面積),比去年增加4.61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2.37萬畝,比去年增加6.95萬畝,青稞種植面積達到184.62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4.5萬畝,飼草面積50.15萬畝,為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從播種面積上奠定了扎實基礎。
全區農牧部門狠抓“良種+良法+良田”各項措施,落實“藏青2000、喜馬拉22號、山冬7號”3個新品種推廣面積56.62萬畝,比既定任務增加6.24萬畝;落實高產創建示范面積10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0萬畝以上、良種繁殖面積15.69萬畝;以首席專家隊伍為引導、各級農技人員為主力、農牧民群眾為依托,積極開展田間技術指導、編寫技術方案、新品種工作調研、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確保各類技術措施精準到位;狠抓低產田改造、土壤改良以及農田耕作措施,努力培肥地力,通過一系列措施從科技上為增產增收提供支持。
畜牧業發展有序。據初步統計,前三季度全區新生仔畜550.93萬頭(只、匹),成活500.2萬頭(只、匹),成活率90.8%。預計前三季度全區出欄牲畜200萬頭(只、匹)、出欄禽類120萬羽,肉產量11.95萬噸、奶產量29.4萬噸。
今年以來,畜牧良種補貼和畜禽標準化健康養殖工作得到推動,落實黃牛改良資金13680.29萬元,積極實施《西藏農區黃牛改良規劃(2014-2020年)》,完成謝通門藏雞養殖場等3家自治區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示范考核、公示、掛牌工作。狠抓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工作、草原保護和建設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