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記者從四川省政協召開的《關于促進四川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建議》重點提案督辦會上獲悉,四川省力爭在“十二五”末,在成都建立一所省級藏醫院。該醫院一旦建成投用,將成為川內首屈一指的藏醫藥研發基地和治療中心,惠及全川各族群眾。
在今年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羅布江村等委員向大會提交《關于促進四川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建議》提案,就“加快建設四川民族醫藥衛生體系”提出建議,認為四川省“沒有一所省級民族醫院等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四川民族醫藥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希望“打造以省級民族醫院為主的民族醫藥龍頭單位”。
該提案被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列為重點提案,并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責成相關部門督辦落實。省政協民宗委在該提案基礎上形成《關于加快四川省藏醫院建設完善藏醫藥發展體系的建議》考察報告,省中醫藥管理局及時報送《關于加快四川省藏醫院建設完善藏醫藥發展體系的建議意見》。12月12日,省政府召開以促進四川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為主題的相關會議,籌建四川省藏醫院是其中重要議題。會議議定“四川省藏醫院的建立,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藏醫藥事業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的有力舉措,必須認真做好整體規劃部署”。“四川省要形成藏醫藥衛生體系和藏藥材產業化,建立省級藏醫院是邁不過去的坎。”省政協委員、西南民族大學藏學學院院長萬果的話引發與會者共鳴。記者從該重點提案督辦會上獲悉,經過分析論證,省藏醫院初步選址于成都,將力爭在“十二五”末建成一個具有相當規模,融藏醫藥研究開發和患者治療于一體的省級藏醫院。
政協委員、專家和省政府相關部門建議,為盡快建成省級藏醫院,可以引進市場主體,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據了解,四川省正與青海省藏醫藥產業開放先行者金訶集團就在川投資建藏醫院進行洽談。鏈接
藏醫藥有4000多年歷史,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獨具特色的醫療理論,為保障藏族人民身體健康作出了極大貢獻。而四川省是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派藏醫藥”重要發祥地。
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省包括藏醫藥在內的民族醫藥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四川省三州已有市州一級中醫、民族醫醫療機構3所,縣級中藏醫院30所。全省藏醫藥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博士、碩士、本科、大中專等各種教育層次較為齊全,為各級民族醫療機構培養了大量藏醫藥人員。四川省藏醫藥事業發展已基本能滿足基層群眾小病不出縣鄉的需求。
原標題:力爭“十二五”末 建成省級藏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