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歲寒時節(jié),雪域高原進入農(nóng)閑期,眾多藏傳佛教信眾從各地匯聚到圣城拉薩,禮佛、朝拜,虔誠祈愿吉祥安樂,國泰民安。
“每年冬季,拉薩的朝佛群眾最為集中,他們主要來自西藏各地(市)以及西藏鄰省藏區(qū)。從早上5點開始到晚上9點左右,朝佛的人流絡(luò)繹不絕。”拉薩大昭寺廣場服務管理人員廖軍說。
記者在大昭寺廣場看到,一大早,手執(zhí)念珠的信教群眾便扶老攜幼,按順時針方向圍繞大昭寺轉(zhuǎn)經(jīng)祈福,氤氳繚繞的桑煙中,彌漫著嗡嗡于耳的六字真言;大昭寺正門前,磕等身長頭的人群同樣熙熙攘攘,無論男女老幼,均雙手合十,彎腰屈膝,繼而五體投地,虔誠禮敬佛祖。
“今年家里的莊稼豐收了,冬天沒什么事,所以帶著全家人來拉薩朝佛。”來自山南地區(qū)加查縣的洛桑曲扎三天前與家人趕到拉薩,磕長頭所用的護膝已磨損得有些老舊,他笑著說,“希望來年風調(diào)雨順,六畜興旺,還能有好收成。”
對于藏傳佛教信眾而言,磕長頭不只是簡單的徒步,更是敬佛修心的過程。在川藏公路318國道沿線,“全副武裝”的朝佛者隨處可見。記者看到,許多信眾戴著專用的木掌手套,“啪”“啪”“啪”,平和而響亮地拍出三聲,繼而五體伏地,一步步向拉薩方向拜行。
近年來,隨著進出西藏交通條件不斷改善,信眾來藏的方式也日趨多元化。許多來自青海、甘肅等地的朝圣者選擇乘坐青藏鐵路列車或自駕來拉薩,經(jīng)濟條件好一些的則選擇坐飛機。尤其是今年拉日鐵路正式通車,圓了無數(shù)信眾的朝佛夢。
西藏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次仁加布認為,磕等身長頭的信眾看重的是路途修行的過程,乘坐火車者則是為了更加方便安全,到達目的地后,再以磕長頭、轉(zhuǎn)經(jīng)等方式朝佛,這二者并不沖突,最終都是為了完成心中的朝圣夙愿。
記者近日在拉薩火車站看到,每當列車到站,背著大包小包的信眾絡(luò)繹不絕,他們有的來自甘肅、云南、四川、青海等地,有的來自西藏那曲、日喀則等地,地域特色不一的藏裝與零星散布的絳紅色僧衣交相輝映,為冬日拉薩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每年冬天我們都過來朝佛,今年是我們第一次坐火車來拉薩,全程只要三個小時,很方便。”69歲的次仁德吉一家來自日喀則市,剛一下火車,便乘出租車來到布達拉宮,記者看到,他們將早已準備好的零錢輕觸額頭,莊嚴地供奉在佛像前。“我祈求佛法無邊,世界和平,六道眾生脫離苦海。”次仁德吉說。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藏傳佛教信眾的朝佛方式也在悄然間發(fā)生著變化。“西藏的寺廟古建大多為土木結(jié)構(gòu),大小佛殿內(nèi)有很多哈達、鮮花,從前信眾手持酥油燈進入佛殿朝拜,增加了寺廟的火災隱患。這幾年,他們大都自覺不帶酥油燈進入佛殿,而是提著酥油壺來添酥油,這種方式減少了寺廟的火災隱患。”拉薩色拉寺僧人索南說。
不只在色拉寺,如今在西藏各地的大小寺廟里,信眾幾乎都以手提酥油壺或攜帶固體酥油的方式進入佛殿禮佛,往酥油燈里增添酥油時,還有專門的僧人看顧。“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寺廟,也是一種積累功德的方式。”索南說。
夜已深,拉薩街頭寒意漸濃,寺廟周邊轉(zhuǎn)經(jīng)的人流依舊摩肩接踵。在朝圣者虔誠的祈愿聲中,圣城內(nèi)外顯得更加寧靜與神圣……